六三四 心态

拉扯了她一大家人,然后还得了个不好的名声,成了过错方。现在想想,幸亏她没有一个哥哥和弟弟,不然肯定是个扶弟魔。

所以后来蒲素和女人交往,都把该交代的事情交代好,别扯有的没的。什么恃宠而骄不存在的,说一遍两遍不听,就可以走人了。

他考虑清楚了,假如换个身份和经济地位,对方连说话的机会都不会给他,女神跟前根本凑都凑不过去。

我们这边讲究门当户对是有道理的。在中国我也觉得需要门当户对。国外也不是想象中两个阶级的人在一起毫无影响,但是比国内好多了。

国内为什么家长要操心,因为孩子过的不好,他们在亲戚朋友那里没面子,而且终究是要影响到他们的。国外的家长这样的心操的少一些,也不是说完全没有。

而且现在的男性在两性关系上确实不是那么克制,以蒲素为典型好了。那么问题来了,他总要有可以不克制的对象吧?那对方都是些什么人呢?总不能他自己和自己玩吧。

蒲素有很多毛病和缺点,确实不算好人,但是他唯一有点好,就是不隐瞒。比如有女朋友的时候说自己有女朋友,有老婆时说自己有老婆,离婚了以后说自己离异有孩,并且不打算再婚……

那些女人和他在一起图什么呢?到底该怪谁?

有的人内心敏感,外表却好像豪放不在乎,玩世不恭。实际上内心也是千疮百孔,苦不堪言。

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天生豁达,看得开,或者根本不细想。这种人容易快乐。哪怕再不好的日子,慢慢过下来也就顺了。有的人再好的日子过的也是拧巴,怎么都感觉不对。最后只能越来越不舒服。

蒲素现在不交新朋友,老朋友也基本不联系,感觉没有必要。这种状态不管好不好,起码在他看来是目前最舒服的状态了。彻底这样差不多有三年,但是最早是从2002年就开始了,只不过是断断续续,终究摆脱不了红尘俗世。

他现在也没法去外面就餐,很多年家里做饭就不放味精这种东西。中国人聚会大多数是聚餐,每次去饭店让人家菜里不放味精鸡精,总显得很能装,但是那种菜一吃就嘴巴干,一晚上光喝水,也实在不舒服。

人这辈子还是要“以我为主”。来一趟短短几十年,不管好坏还是尽量按照自己意愿活着吧。所以要推翻之前的说法,游戏,看网文、追星……怎么舒服怎么来。

蒲素之前已经是三四十岁的人了,梅芳一样给他压力,不让他天天闲在家里,似乎亲戚朋友问起来她很没面子。甚至要赶他出去,不让他待在家里。

作为母亲,她这种情绪传达出来,作为孝子,哪怕实在不愿意,也要没事找事做。结果连着几个找上去的项目都血本无归,有一个还险些还酿成大祸,深陷牢狱之灾。

年过40了还跑路半年多,最后耗资无数,劳民伤财也没全身而退,时代不一样了。这个事以后看心情再讲,无妄之灾简直就是。

最后一次她还想废话,被蒲素发了一顿脾气就好了,现在安稳的很。

老人,你不带她不行,中国人的观念里很多地方是去不得的。哪怕在家里她还要照顾你,也不要去有人照顾她的地方。要面子的人,这传出去还得了?但是在一起,老人有时候确实会给小辈压力,并且你都不知道哪里不对,那种在你身边无形的那种,搞着搞着你就不自觉按照她的节奏来了。

一点不夸张,40出头的蒲素梅芳赶他出去,不让在家里待着,哪怕出去花天酒地。但是半夜三点回来,她还会问一声:“回来啦?”,表达她一直在挂念,因为你回来晚,她一直都没睡,从而让你感到内疚……

这算什么事?搞的大家都不舒服,而且很刻意的搞成这样干吗?

一个人只要能养活自己,不违法,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来。咱们这里要带着长辈的,也要把该说的话说清楚,免得在一起互相折磨。

不能太迁就,绝对不能无原则迁就,这是血泪教训。不能无原则惯着,老人和孩子某种程度都差不多,甚至远远不如小孩。

父母的意见怎么说呢,在我们不懂事的时候,你不接受也得接受,因为无力挣扎。我不是瞎说,有的父母无论见识和学识,未必比得上长大了的孩子。没必要全盘吸收,该摊开来好好说的就要说。别的不说,很多逼婚的家长,让孩子草率结婚,结果酿成悲剧的还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