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搞酒的事情,则是小黑皮顺嘴一说,他立马上心,立刻叫他去问茅台能不能搞,结果那边说能搞,是要预约的。
你们看,蒲素自己轻浮过,就比较能理解别人的轻浮。他自私过,所以也能原谅别人的自私。不管是碰到关兵这样抠门的朋友,还是黄冰冰这样的已婚渣男,或者是韦东,克里斯雷这些朋友,身上的缺点他都能相对客观的对待。
每个人都是生动的,正是那些独特的个性,才组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同样,在他们眼里,蒲素肯定又是另外一副样子。
最烦的就是那些自己犯了错,却非常善于自我和解,会自然消除这些记忆,并且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不让人家谈论,就什么都没发生过。相隔十几年差不多的事情,仔细看看其实换汤不换药,在初始阶段一个德性。后续发展也惊人的相似,这绝对不是偶然,只能说是惯性。
自己一点没有反思的觉悟,但是在别人做了一些什么的时候,就表现的特别正派,站在一个道德的立场上去指责,特别的凛然。
有些东西没得选择,所以也没办法。比如父母,孩子没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好父母。只是父母不好,孩子就不爱了吗?有人这样,有人不这样,怎么选都正常。
那些嘴上说爱的,很有可能也是没办法、没能力分家单过也只能这么讲讲。真正要看怎么样,还是要看在给他选择的时候他怎么选才比较准确。
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好在哪,不好在哪这才是重点。浑浑噩噩嘴上一天知道喊世上只有妈妈好,三四岁的时候你这样,都活到三四十岁了,还这样,那不是傻吗?
70后像是蒲素这个年纪,基本不愁什么50岁危机。这个年龄段的人不管怎么样搞个一两套房没问题。以桑海为例,卖掉一套去澳洲或者新西兰养老,国内留一两套收个租,日子好过的很。只要在5000均价(内销房)那个时候买房,那时候八千多的内销房就是顶级房源了。在外企500强上班的一年就能买的起,而且很轻松,还不耽误吃喝玩乐。干了几十年只要没踩空,基本现在不会两手空空。
九十年代末和千禧年初期其实空气很开放,那个时候话题讨论自由度很高,以早期的一些聊天网站,到后来的天涯杂谈为代表。恰恰也是经济最活跃,基础打的最好的时候。年轻人也不是娱乐至死,让他们关心点其他事情动动脑子,总比一天到晚吃鸡短视频追星要好的多。
以后的孩子不啃老怎么办?60后和70后大多数没啃老,但是这两代人有的刚退休,或者还没退休就已经在被啃老了。啃老族史上最多的时候,也是嘴强王者诞生最多的时期,真还是挺讽刺的。
历史上的所谓三姓家奴,都是一副老好人忠心耿耿的模样。只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换了谁他们都是忠心耿耿,这样的所谓忠诚有什么价值?
那些现在戴袖章吆五喝六的,你给他换个颜色戴上照样一丝不苟,照样吆五喝六。那些喊着相信……相信……,也同样如此,换个口号喊起来一样娴熟。不敢说百分百,但是按照人性分析,比例绝对相当大。当年火烧赵家楼的梅思平,抗战胜利后就是第一个被枪毙的大汉奸。
蒲素现在最警惕的就是从头至尾嘴上都是好听话的人,那种话一句都听不得。不鸣小老弟就能看的出是个真性情的小伙,而且知识面比较丰富,再过几年不得了。不过一直看网文也不好说,网文里有用的部分实在是太少了。到不是写网文的水平低,而是这边更严格。
像我这样没啥文化是真的不管不行。
写偏了,千禧荒唐跨年要明天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