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蛇在空中做了一个标准的翻滚,重新一头扎入海中,曲线完美吻合预判,姜若甚至还能画出他入水以后的运动轨迹。
但这是没有用的。
在生命层次的巨大差距下,战术没有用。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埋头复习了三天微积分i,对所有题型都成竹在胸,结果上了考场却发现考试科目叫微积分iii。
换做另外一个人,此刻大概已经直接认输了。好在姜若的脑回路不同于常人。
他的第一反应:难怪这家伙要蜕皮。
之前用人首蛇身形象模拟蜕皮,怎么算怎么奇怪,原来从一开始就错了。
第二反应:考前一天复习,算什么抱佛脚?
考前十分钟复习才是真正的极限操作。
站在百丈冰上的地层断裂带,面向孕育过鲲的北冥,姜若一跃而下。
鱼尾甩出,海面下的暗流托着他浮浮沉沉,每一个细胞都鼓胀起来。
来吧,姜若想,看看你是不是真的“不知其几千里也”。
姜若反复地回想着鲲对故乡的记忆,坠入北冥深处。人的身躯不能承受深海的压力,于是他的血条飞速下滑;但当骨骼随着深潜变得愈来愈坚韧,肌肉纤维变得更有弹性,血条又慢慢地稳定下来。
他接着又开始迅速地上浮,急剧下降的水温让身体的热量迅速地流失,只有更庞大的身躯才能减少这种耗散。
古生物耗时亿年的进化历程在算法的加速下变得肉眼可觉,姜若仿佛看到万千数据在眼前流动,不过也许是脑充血产生的幻觉。手臂变成了类似鳍的前肢,视角变得奇特,深海里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大,让他有种耳鸣的错觉。
然而即使一切进程都被加速,能量守恒定律依然神圣不可侵犯。急剧生长的身躯需要巨大的能量,强烈的饥饿感迫使他大量地吞食鱼类,尽管吞活鱼的感觉并不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