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你们……够了!”孟菲菲赌气似的拔腿就走。
“说说嘛,你小姨这是有多嫌弃你这个未来的斗战胜佛?”傅晓雪难得在口舌上胜过孟菲菲,她嘻嘻哈哈追问。
梅子在她们身后,看着欢快的三人,想到自己的姐妹,无声地笑了,眼见着她们走上了斑马线,梅子赶忙跟上去,她虽然穿越到这里好多次,渐渐习惯了这里和大顺朝的差别,比如男女服饰、工作、地位、观念,以及时间的划分等等,但她对街上疾驰而过的四轮铁家伙有天生的恐惧,明知有灯控制着,还是有想赶快跑过去的冲动。
三人穿街走巷,已经离开了最热闹的商业街市,周围各家楼盘林立,显然走到了一处居民聚集地。
街道两边的店铺都是各家售楼处的门面房,矮小拥挤,大多做的是吃食的生意,从兰州拉面到武汉热干面,从沙县小吃到真功夫快餐,几乎囊括了由南至北,从东到西的各路美食。
这条街上卖卤味的尤其多,大的有绿柳居的清真菜,小的只有一个小门面卖周黑鸭,其他诸如卤牛肉、白斩鸡、猪头肉、烧鹅等等不胜枚举。
“这会儿早过了午饭点,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排队?”杜梅抬手一指,好奇地问。
只见前面一个队伍从一家店门口开始,歪歪扭扭排出老远,今儿是周日,排队的不仅有附近相熟聊天的大爷大妈,还有推着婴儿车带娃的宝妈,甚至有几个衣着光鲜,妆容精致的职业男女夹在其间,一边排队,一边埋头看手机。
“我说的杜家烤鸭就是这家了!这一点人哪里算多,你们知道端午节,南京人时兴吃烤鸭,那一天,他家的烤鸭要卖出几千只,从早上天麻麻亮开始,一直到晚上六七点,排队的人就没断过,那一天,光剁鸭子都能把手剁麻了,现在有了微信支付宝,收钱找零的事少了些,我听说,以前他们为这一天,要特意到银行换几千块零钱,晚上数钱更是数到手抽筋!”孟菲菲一本正经地说。
“那他家的口味一定非常好了!”杜梅听了,有些期待地说。
“那是肯定的呀,还有人为了吃他家的鸭子,特意倒转几趟车赶来的呢。”孟菲菲边走边说。
“小梅,大军在吗?”孟菲菲一边与排队的人打招呼,一边侧身挤到窗口问道。
“在的,在的。”被唤做小梅的女孩子正在剁鸭子,她连声说道。
柜台里清一色的四名女将,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不等,一看年龄相貌,便知是一大家的人,她们按食客要求挑选卤菜、剁块分装、称重报账、收钱找零,这些活长年累月地重复,练就了她们应答干脆,配合默契,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里面一位收钱的中年大妈刚巧有空,她笑着来开门,将三人让了进来,也不说话,只拿手往里一指,重新关上门,进去继续干活。
孟菲菲似乎熟门熟路,带着杜梅和傅晓雪穿过一截小巷,走进了后院。
后院较之前面的门面大出很多,五六个壮实的男人分散着,各自忙活,同前面的女人们一样,男人的年龄也是二十多岁到四五十岁之间。
“菲姨
,你来啦。”一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看见领头走来的孟菲菲,笑着迎上去。
“你才是非遗,你全家都是非遗!”孟菲菲没好气地笑骂。
“呵呵,你是姨嘛。”小伙子憨厚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