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不知道怎么起标题系列

摇滚教父 黑色贝斯 2357 字 9个月前

《同情》和《天使》,两首偏向流行的情绪核,也是《信仰》专辑吸引主流歌迷的核心单曲。

虽然这张专辑的最终目标是冲奖,但罗杰绝对不会忽略销量。

哪怕拿再多的奖项,在小众歌迷群体中的口碑再高,如果不能换成美元,那也毫无意义。

事实上,整张专辑中,可能唯一一首不太容易被主流群体所接受的,就是煤油炉乐队的《汤姆猫》,其它的歌或多或少,都具备一定的流行元素。

不说能讨好所有的歌迷,但至少卖出一个漂亮的销售数据来,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不过,为了冲奖考虑,完全为“冲销量”而存在的歌,整张专辑里也就《同情》和《天使》这两首。

其它的歌虽然也有一定的流行元素,但更多的却是所谓的“专业人士”喜欢的类型。

即注重技术或是思想,亦或是两者并重,而好听与否,则是相对次要的事情。

两者并重不是不行,例如《天堂的阶梯》,就是既好听,技术又出色,思想性也很强。

但这样的经典,整个音乐历史上才有多少?

若是把范围缩小到摇滚音乐,两只手就数得过来。

若是标准稍微再降低一点,换成“具备技术或是思想性、比较好听”,或是“具备一定的技术或是思想性、很好听”的歌,数量倒是会有大幅度的提升,飙升到上千首之多。

例如《信仰》专辑的主打歌,《失去信仰》和《爱丽丝梦游仙境》……咳,是《白兔》。

这两首就属于前者。

还有介于主打歌和普通歌曲之间的,排在第三首的《最后一朵花()》。

它的原作者是电台司令乐队(radiohead),英国最好的另类摇滚乐队,没有之一。

英国的版图很小,人口也不多,只相当于北美的一个周,甚至还要更小一些。

但在摇滚音乐的历史上,这块不大的半岛上,却出现了无数的传奇角色。

披头士、滚石、平克-佛洛依德、齐柏林飞艇、黑色安息日、深紫乐队、muse、the.who……

以及电台司令。

这支乐队没什么好介绍的,如果你不知道它的履历,那就真的该补一补摇滚常识了。

简而言之,在英国所有的摇滚乐队中,他们的受欢迎程度比皇后乐队还要高(仅指英国本土)。

尽管很大程度上,这是占了时间上的便宜,但却也不能否认这支乐队的伟大。

(电台司令活跃于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期,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七十年代的皇后已经“过时了”。)

其实罗杰本来想选的是《意料之中(no.surprises)》,只不过由于保留版权名额的限制,以及不可描述的神兽力量,这首歌只能暂时放弃。

相较而言,《最后一朵花》的质量要比《意料之中》稍微差一些,但也比其它的“普通的”歌要出色很多。

罗杰也考虑过,是否要留下这首歌的版权。

不过由于完整保留版权的“名额”只剩下了两首,仔细考虑之后,乐队选择了《白兔》和《失去信仰》。

相较于价值不太好确定的《最后一朵花》来说,排在专辑前二的这两首歌,版权价值都在千万美元级别。

《失去信仰》就不必说了,杰佛逊飞机的《白兔》传唱度上虽然要差一些,但罗杰恰好看到过有关这首歌的一个新闻。

在重生过来之前,一部罗杰很喜欢的美剧中用到了它作为背景音乐,版权费用是300万美元,这几乎超过了那部美剧平均一集的制片成本。

而且这不是买断,仅仅只是授权,甚至是非排他性的授权。

这是剧组对媒体的“官方”说法,真实性应该不会相差太多。

(翻拍剧《新阴阳魔界》第九集《蓝蝎子》。)

当然了,歌曲本身是一部分,乐队的影响力才是影响版权价值的最大因素。

例外当然是有的。

可以参考瑞奇-马丁的《生命之杯》、杰里-马斯的《你永远不会独行》,alout的《超越游戏()》等等。

甚至梦境传说乐队的《破晓》,以及皇后乐队的《we.》也勉强可以归入这一类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