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首《天使》是亡者理论乐队()的一首“半情歌”。
《bad.girlfriend》什么的,果然还是没有勇气拿出来……
咳。
在摇滚音乐中,情歌不算是最主流,但也是数量很多的一个类型。
但乐队唱过的歌里,情歌的比例却很低。
不算《信仰》专辑,在过去的专辑里,加起来也没有多少。
《a&b》专辑有两首,《我恨我痴心(i.)》和《甜甜的()》。
《刺青(tattoo)》勉强也可以算是一首。
然后……
然后就没了。
《信仰》专辑里有两个“半首”。
一个《天使》,一个《同情(sympathy)》。
和亡者理论乐队的曲风类似,后者也是一个“开口跪”系列的乐队,too.。
直译的话,大概叫“触摸太近”?
too.的配置很特殊。
在很多地方,包括乐队的脸书主页,以及云村的详情页等等,乐队的照片都是五人合照,但实际上他们只有三名成员。
至少目前如此。
除去已经离队的主音吉他手和贝斯手以外,现有的三位成员分别是主唱基顿-皮尔斯、鼓手肯尼斯-唐尼、节奏吉他手梅森-马尔布。
嗯,没有主音吉他,没有贝斯。
录音室专辑里,会根据需要,临时找个贝斯手来弹低音,但并不是所有歌都有。
而演出现场,压根没有贝斯手这个位置。
至于吉他……如果你认真听过他们的新专辑,就会发现,梅森-马尔布真的是只弹节奏。
在主音吉他手托马斯-基德离队以后,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主音是人声。
至于前贝斯手,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写他的名字了……
由于年龄的缘故,主唱基顿-皮尔斯的声音显得有些不够成熟,唱功也略有瑕疵,但却很有辨识度,令人印象深刻。
总之,瑕不掩瑜。
在摇滚乐队里,这是一个非常罕见,且另类的配置。
这支乐队成立于2012年,并于2013年与华纳唱片签约,发行了第一张ep。
但第一张正式的录音室专辑《》直到2015年才发行,并且成绩只是一般。
相较于不算出彩的专辑销量来说,乐队的巡演倒是非常成功,参加了数支知名乐队联合举行的,并且很受歌迷欢迎。
(一共好像4个乐队,没有特别大牌的,都是二线上下。)
当年年底,乐队立刻开始制作第二张录音室专辑《haven’t.》,并于2016年发行。
《同情》就是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
《haven’t.》在北美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一经发行,就迅速登上北美现代摇滚榜的前三。
虽然停留的时间不长,但对于这个浮躁的年代来说,能在前排挂榜三周,已经是很出色的结果了。
根据华纳唱片给出的标签,乐队的风格是后硬核、另类摇滚、实验摇滚、前卫摇滚。
若是按照大的类别来算,则属于流行朋克。
而在《同情》这首歌里,或者说《haven’t.》这张专辑,则更加偏向情绪核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