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两个鬼故事

的下落。痴顽一听,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慌,被妇人瞧出端倪,妇人不依不挠地扯住痴顽,痴顽心下慌张,伸手推了妇人一把,不料用力稍大,妇人跌倒在地,晕了过去。

痴顽以为妇人摔死了,连忙弯腰查探,发现妇人并未死去,只摔晕了而已,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当目光落妇人颇有姿色的脸上,痴顽感到血气一阵涌动,神使鬼差之下,痴顽抱起妇人,偷偷地把妇人扛回禅房,行了禽兽之事。只是痴顽做这等肮脏之事时,被庙里的痴行和尚撞见,在痴顽的鼓动下,痴行也对妇人行了禽兽之事。

妇人外出寻未归之夫,不料在此葬送清白,寻得机会,吊死在了痴顽的禅房。有了年轻人的前例,痴顽的心里也强悍了很多,与痴行一道,偷偷地把妇人也葬在了后山。

庙里的生活愈发艰难,痴顽和尚尝到了甜头,联同痴行和尚两人。偷偷外出袭杀一些落单的行路之人,以谋取钱财。在痴顽和尚的鼓动下,庙里剩余的和尚不断有人入伙,如不如伙,便被痴顽杀掉,没用多久,源林寺在痴顽的把持下,彻底成了杀人放火的所在。

兵荒马乱之际,谁也顾不上源林寺做了什么勾当,导致源林寺的和尚益发猖狂了起来,直到有一次,源林寺的和尚袭击了一个车队,把一行人全部斩杀,抢了不少银子。尸体全部拖回去,埋在了后山之中。

车队里领头的是本地知府大人的儿子,知府大人的儿子失踪,三班衙役全体出动,一直未找到证据。事情差不多过了两年,源林寺的和尚,偷偷把抢来的珠宝卖到邻县,而卖珠宝时恰巧被一个捕头撞见。和尚卖珠宝,这本就可疑。

捕头当机立断,出手拿下了卖珠宝的和尚,大刑之下,和尚供出了源林寺,邻县知县闻得此事,马上修文上报知府。知府得知此情,起兵围剿源林寺。源林寺的和尚杀的杀,抓的抓,破了源林寺,在庙中发现和尚私藏的数十名妇人,在后山洼地之处发现埋葬了数十具尸骨,尸骨中有知府大人的公子,衣衫尚未完全腐烂。

知府大怒,把生擒的一众和尚当场斩首,和死去的和尚一坑埋入了后山,那些无人认领的尸骨,也只好埋在了后山。斩了和尚,知府觉得还不解恨,令人一把火烧掉了源林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源林寺化作了一片瓦砾。知府

依然不解恨,命人在源林寺竖碑名为千葬碑,载明源林寺和尚所行之恶事。

源林寺出了这一场事故,这个地方彻底荒凉了起来。匆匆百余载,满清历经了从入关到腐朽堕落,随着洋人以坚船利炮叩开神州之门,天下风云涌动,百姓飘零无依。在苦民的勤力之下,源林寺附近的地方逐渐形成一个两百口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