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看台上的呐喊与掌声

驰骋昭和 孤寂弦音 2840 字 9个月前

那天散场的时候,一个看起来只有六七岁的小女孩,隔着看台的栏杆,问了我们这样的话:

“那边的哥哥,出征的军队,能不能像上场的球队一样,在结束以后,整整齐齐地回来?”

话还没说完,她的妈妈就拉走了她,一边弯腰道歉说她还没上过学,不懂事,一边教育女儿,这是不该说、也不能说的话。其他的妇女静静地看着,不说什么,却也在默默地流泪。

我们没有能力给予她们更多的东西,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在约定好的时间里踢球。即使在后期那些粮食严重不足、学校险些停课的日子里,我们也继续踢球,哪怕没多少力气,哪怕只是简单的走位。不再为除草,不再为球技,只是为了那些每周都准时在球场上等待我们的“夕颜”。当时这么做,包括给她们起这样的爱称,多是出于体谅与安慰的本能,后来才意识到,球队成为了她们的精神支柱。

看台上的她们,看的不是球赛,而是这一支支人数不变的球队:一支支上场多少人,下场多少人的球队!即便有人受了伤,下了场,下个月,他就又会出现在观众面前;即便有人缺了席,告了假,他也只是晚来,他迟早会回来!在现实生活中,战争使得几乎所有人的家庭有了破碎,亲人的归日开始变得遥遥无期,有的甚至彻底没有了期限,守着残缺家庭的妇女终于在我们的球赛中寻求到了些许心理上的慰藉。

看台上的她们,有很多说着和这个地区不一样的方言。战争的年代,那个人人四处逃亡、躲避灾祸的年代,她们选择了长久地停留在这里,她们选择了长久地注视这里,是因为她们在我们大学的球队中,找到了现实生活中早已不复存在的完整和静谧。她们很少会直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但她们风雨无阻地来看球,一定有她们所想表达、所坚持着的东西!

那次散场以后,我再也没见过那个小女孩,也不知道她过得还好不好。

若是遇上,我可能会很遗憾地告诉她,“你提的问题,哥哥答不上来。”

p.s.现实当中,我们jump演唱会开场、结束甚至中间休息的时候,都会为大家介绍成员和团队的名字。虽然大家都知道,但就是一个环节。俺たちがhey!say!jump这也是演唱会最感人的部分之一。

有粉丝的地方必定有黑子,而且黑子比粉丝更积极,从不落后挺有趣的

体育精神,也是体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有人说,偶像是传递梦想的职业。那么特殊时代的他们,传递的,也是特殊的梦想。

有一心支持国家事业的激进女性,也有渴望生活安定的反战的女性。没有回避什么。

小说情节与真人无关

下一章: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