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万更掉落

葡萄酒天然发酵的时间需要二十多天,十阿哥和十阿哥对酿造葡萄酒的事十分上心,还跟康熙请示就住在葡萄酒庄园里面。

整整一个月,他们两人每天都巡视葡萄酒的庄园,也看老师傅们种植葡萄和酿酒。

这时候开始种,酿造的自然不可能等这些葡萄结果,是从其他地方运过来的。

葡萄运输的耗损极大,好在已经派人把三年以上的老葡萄树移植过来。

护理得当的话,当年就能结果,只是产量不如在原来的地方。

需要休养生息,次年结果就能跟原来一样多了。

十阿哥还把师傅对葡萄酒酿造的过程从头到尾都记录下来,十阿哥则是记录了葡萄树移栽种植的打理。

只依赖这些老师傅是不行的,回头这些人要不干了,知道过程还能让别人接手。

另外就是记录下来,也能琢磨一下如何能更好提高酿酒的技术,以及栽种葡萄能增加结果的办法。

老师傅们做了几十年都一样,只口口相传,按部就班,从来没想过改变。

要想做得更好,就需要记录下来,仔细分析还有什么能够提高的地方了。

一个月后,第一批葡萄酒酿造出来。

不过暂时还不能饮用,需要放置一个月来二次发酵,口感才能更好。

老师傅认为放置两个月后的口感最好,十阿哥在第一个月的时候跟十阿哥尝了半杯,口感确实一般。

等第二个月的时候,喝着就已经跟西洋人送的葡萄酒非常相似了。

这让两人更有信心,还把其中一桶葡萄酒带回宫中。

第一批葡萄酒就此酿造出来,康熙十分高兴,特地召了几个阿哥过来一起陪着痛饮。

大阿哥自然来不了,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九阿哥和十二阿哥都被叫过来了。

唯独十四阿哥没来,康熙还觉得奇怪道:“之前叫小十四过来喝酒,他每次都第一个到,今天怎么不愿意来了?”

十阿哥就笑着说了之前十四阿哥醉酒后发酒疯的事:“十四弟这是怕喝葡萄酒后又发酒疯,坏了皇阿玛的兴致,所以不敢来了。”

九阿哥也笑着道:“十四弟还跟儿臣说,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康熙听得好笑道:“真的吗?小十四居然要戒酒,准备滴酒不沾了?”

他还是让李德全把十四阿哥叫了过来,亲自一问。

十四阿哥连连点头道:“皇阿玛,儿臣再也不敢喝酒了。儿臣酒品不好,喝酒误事!”

难得他有这样的觉悟,康熙就道:“你之前是喝多了,只喝一杯也无妨。”

他说到这个份上了,十四阿哥偷偷看了几个兄长一眼,只好跟着落座,被塞了半杯葡萄酒,低头喝了一口有点惊讶道:“这是十哥和十阿哥让人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吗?喝着跟西洋的葡萄酒差别不大,挺好喝的。”

十阿哥听着就笑了:“十四弟这话实在恭维我了,这酒喝着跟西洋那边还是有点差别,再等一个月,这味道就更好了。”

十阿哥也点头附和道:“确实,老师傅说放置两个月的口感更好,我却觉得再放一放会更加好了。”

十四阿哥喝得很珍惜,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生怕一下子就喝完了。

看他喝得如此小心,康熙都要看不过去了:“你这叫抿酒,不叫喝酒了,喝完还给你再添半杯。”

康熙喝了一口葡萄酒后也道:“确实跟西洋那边的葡萄酒有点差别,却也不太大,挺好的。”

毕竟两个儿子吃住都在酒庄足足两个月,第一批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其实康熙并没有太大的期待。

如今他亲口喝了,发现第一批葡萄酒就能酿得这么好,对以后酿造的酒水就更有信心了。

“不错,以后朕的葡萄酒就靠你们了。”

十阿哥和十阿哥连说不敢,众人也跟着喝了起来。

四阿哥喝了一杯就放下了,其他人见了,也不好意思多喝。

康熙见状就无奈道:“老四你这是做什么,怪扫兴的,难道不喜欢这葡萄酒吗?”

他这么一问,十阿哥和十阿哥就紧张看了过来。

四阿哥连忙笑着解释道:“并非如此,儿臣想着这是十弟和十弟特意带进宫来献给皇阿玛的第一批葡萄酒,意义非凡,想着尝尝就好,反正以后不还有更多的葡萄酒吗?不急在一时。”

这话叫康熙笑了:“也罢,以后的葡萄酒少不了你们。”

回头康熙把葡萄酒送去给皇太后和后宫嫔妃都尝了尝,余下一些就召了几个熟悉的传教士进宫来。

传教士一喝,还以为是西洋进献的葡萄酒,没太大的反应。

唯独其中一个传教士出自法兰西,家里也有酒庄,对这葡萄酒的味道尤为敏感,一喝就察觉有点不一样来。

他联想到康熙突然召见,进宫后只请他们几人喝葡萄酒,实在有点奇怪。

这法兰西传教士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张诚,这时候就问道:“尊敬的皇上,这葡萄酒喝着不像是法兰西的酒庄所出。”

康熙听着就笑笑道:“张诚你这舌头挺厉害的,一尝就知道了。确实,这是朕的酒庄出的第一批葡萄酒,味道勉强过得去。只是第一回,下回应该能更好了。”

其他传教士大惊失色,没想到有一天这边也能酿造葡萄酒!

张诚并不意外,康熙如此聪慧,对西方的学识一点就通,学得极为通透,还能让人仿造出不少东西来。

只是葡萄酒而已,里面的技术并不复杂,康熙能派人复制出来就不意外了。

不过张诚也能明白这些传教士的诧异,毕竟不少葡萄酒都是由他们的母国派人不远千里送来。

因为康熙喜欢葡萄酒的关系,葡萄酒进口是年年在增加。

如今康熙底下已经能自己酿造出葡萄酒,还会买进口的葡萄酒吗?

这样一来,如此大的好买卖就得没了!

有传教士低头又喝了一口,原本想要说葡萄酒完全不及自己母国的。

然而他一开始说就算了,如今听说这葡萄酒是康熙派人酿造的时候才开口说这葡萄酒不好,实在是太刻意了。

一开始没察觉出来,不就是葡萄酒的差别不大吗?

康熙在上首自然看出传教士纠结的神色,就笑笑道:“如今葡萄酒庄园还在起步当中,酿造出的葡萄酒并不多,跟你们的买卖暂时也不会断。”

有康熙的保证,得知葡萄酒买卖不会因此没了,在座的传教士偷偷松了一口气。

唯独张诚明白,康熙说的是暂时,并不是一直会继续买西洋的葡萄酒了。

暂时这边的庄园还没能把葡萄酒量产起来,等产量起来了,就没西洋的葡萄酒什么事了。

最多康熙偶尔买上那么一点,当做是换换口味,那数量就要大幅度下降。

张诚琢磨着得写信告知法兰西国王,尽早想想有什么别的买卖能够接过葡萄酒的缺口。

不然这边出口到法兰西的瓷器、丝绸和茶叶数量巨大,没了葡萄酒买卖来平衡,那么法兰西的金银就要源源不绝送到这边来了。

康熙可不管这些传教士的烦恼,炫耀完自己庄园新一批的葡萄酒,没让他们喝太多就打发人出去了。

几个传教士跟张诚私下嘀咕道:“要多喝点,我就能品出跟咱们的葡萄酒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务必让尊敬的皇帝明白,咱们的葡萄酒能更好!”

张诚看了几人一眼,只觉得他们还真拎不清。

康熙摆明是觉得西洋葡萄酒太贵,可能也担心哪一天两边闹翻了,他就没葡萄酒能喝了,还不如自己圈一片土地做庄园来酿造。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不用担心西洋人什么时候断了葡萄酒。

他们不想着怎么换个更好的买卖来替代葡萄酒,还想改变康熙的主意,做梦呢!

这位皇帝什么时候能轻易改变主意了?

想想康熙的几个儿子,不但做了玻璃画的买卖,还做出了冰镇葡萄酒杯的冰池来。

洋商每次竞价都抢疯了,哪怕隔差五才出一件,就已经让阿哥们赚了个盆满钵满,更别提是阿哥身后的这位皇帝了。

四阿哥让洋商竞价了一段时间,冰池卖了一部分,就开始派人送去江南了。

这也是九阿哥帮忙递的话,京城的洋商虽然多,江南也不少,这些洋商认为四阿哥不能顾此失彼!

反正都是让人送钱,哪里的洋商送钱有什么不一样?

只是在京城的卖得多了,四阿哥才转战江南。

他在那边也置办了一个大院子,给江南的洋商发请帖,还要验资。

验资这个建议,还是叶珂给四阿哥提的。

一来可以证明洋商的实力,二来能证明他们的身份。

要是有人浑水摸鱼进来搞破坏,冰池是瓷器,坏一点就等于废了。

当然这是以防万一,要一一查清楚这些洋商的身份实在太费劲了,还不如验资,看看他们的钞能力如何。

而且他们来竞价,身上带的银钱不够,那不如让出位子给其他洋商。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钱的洋商,竞价的话价钱就能更高了!

当然这验资的手段也让有些洋商不满,他们哪怕不买,去竞价的时候过过眼瘾也好啊!

以后回国了,他们还能跟人吹嘘一番,要假装自己竞价只输了一筹,那就更好了。

既有面子,又是吹嘘的样本。

如今这吹嘘的机会都不给,他们能乐意吗?

四阿哥一向不会惯着这些人,反正不验资就不让进去,让那些只是想进去看热闹的洋商都挡在门外了。

能进去的洋商美滋滋的,只觉得自己的财富足够被奉为座上宾,也是极有面子的事了!

有些洋商的钱袋不够厉害,于是就另辟蹊径,给四阿哥送消息。

叶珂感觉这些不愧是商人,脑子真灵活,居然想到财富不够消息来凑!

不过大多都是不怎么重要的消息,所以没能蹭上这个福利。

唯独有个洋商递来的信笺里面,提到一件很有趣的事。

四阿哥最近在书房里看这些信的时候,如果弘晖在府里,都会叫上他一起看。

很多事光靠四阿哥直接说,弘晖很难明白,还不如在实践中学习,弘晖能记忆更深一点,又能学以致用了。

信笺送来的不少,四阿哥都看一遍,让弘晖自个看一遍。

弘晖很快就挑出一封信来,指着上面说道:“阿玛,这人提到江南最近的一件事。就是当地天主教宣布,让教徒不能祭拜先人。”

叶珂在旁边听得挑眉,这江南的天主教管得还挺宽的。

康熙因为对传教士都挺宽容的,让他们能够在国内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