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生的是女儿,桃嬷嬷的话也适用。
林如海就算偏心,也不可能把贾敏的女儿当宝,把她的女儿当草。
哪怕他真的偏心到人神共愤,死前也没替她们娘两个安排后路,她还可以带女儿投奔谢寒嘛。
末世都能活,如今不能活?
桃嬷嬷说的不错,生在林家,孩子的起点就已经比多少人高了。
和别人比是比不完的,知足常乐。
那么,还剩下两个问题。
“若正院生女,我生子,恐怕这个孩子难留在我身边。”姜宁平静地说。
桃嬷嬷遽然变色。
“也未必就这么巧……”她嘴里这么说着,其实手都有点抖了。
姜宁不能告诉桃嬷嬷,贾敏几乎一定会生女儿。
“贾敏生女儿,她生儿子”的概率是整整一半。
并且,最后一个问题是,她不能因为自己大概率怀孕了,就判断她扇动的蝴蝶翅膀改变了原著剧情。
以前她一直默认,林如海的一女一儿都是贾敏所生。可现在想想,原著里好像没明说林如海三岁夭折的小儿子也是贾敏生的。
万一她怀的就是这个倒霉孩子呢?
或许她的孩子生不出来呢?或许生出来不久就死了呢?
流产和太小就夭折的孩子普遍是不算人的。贾敏六个月掉了的孩子被记得那么久是特殊情况。
姜宁看向时辰钟。
下午四点了。
她闭上眼睛,在心中对肚子里可能存在的孩子说:
妈对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出来,自己别死,也别让你妈死了。
等你出来,咱娘俩一起躺平享受,穿金戴银,吃香喝辣,醉生梦死……!
姜宁两次开会,明光院开始严进严出,很快全府都知道了。
孟绮霜颇有几分恼怒:“这番做派,难道她不使坏,还会有人陷害她不成?太太的身子何等金贵……”
怎么可能拿玉瓶去打——
贾敏反倒更加放心:“如此,大家心里干净,不必再互相猜疑,倒是好事。可惜她这法子虽好,却不能在全家施行。”
明光院人少,又只如此几个月,还有赏钱,坚持下来不难。换成全家这般,一则有些事落于纸上凭空给人把柄,二则明光院一年只赏出几十两,家里若赏,至少是上千银子,若不赏,难免人人抱怨。
怎么安排各处登记的人手,怎么建立监察,保障作用,都是难题。
再者,除去军中和一些机密衙门,天下也就只有皇宫常有如此严密的门禁,林家怎能与天家相较排场。
林家现下的规矩已算很严了。
孟绮霜仍在皱眉:“这么一来,再想知道明光院的消息就难了。”
贾敏双手都放在小腹上:“那便这样罢,不打听了也好,还省一桩事。”
再打听,也只是如海在明光院都做了什么这样的话。
她这几年也听够了,不想再知道。
十天后,姜宁还是没来月事。
她再也不能安慰自己可能只是经期正常波动了。
该面对的就得面对。
这十天,林如海一次都没来,但派人送了两回东西,一次是八匹时新缎子,一次是一大筐新鲜石榴,表示他没忘了她。
姜宁很理解。
三十二了老婆终于又怀了,可不得高兴几天?
两口子不得说些知心话,回忆下甜蜜过去,展望下光明未来?
这时候还急着来妾室院子就不礼貌了。
第十一天,林如海终于亲自来了。
按常规套路,姜宁猜是贾敏让他来的。
姜宁却没按套路等到他想干那事的时候,才“推脱不成”,“一脸娇羞”说出她可能也怀孕了,然后林如海激动得大半夜喊人请大夫,全家灯火通明,上下都被折腾得不能睡觉。
多累啊!
耽误人睡觉天打雷劈!
她也要规律作息好好养身体,争取不半路流产或胎死腹中(……)好不好!
下午四点二十,林如海一进院门,姜宁就迎上去,说:“老爷,我这个月的月事还没来。”
林如海明显愣住了。
他不敢相信接连有两桩喜事撞在他头上,撞得他有点发晕:“妹妹,你……再说一遍?”
姜宁:“我月事一向准,这次突然不来了,老爷给我请个大夫罢。”
……
还是小小鸡飞狗跳了一番后,上次诊出贾敏有孕那位老大夫到了。
姜宁躺在床帐里,只伸出手。
帐子外,老大夫拈须诊脉,林如海和桃嬷嬷一脸紧张地围着。
孟绮霜在东稍间坐不住,竖着耳朵听动静。
怎么太太不怀,她也不怀,太太一有了,她也跟着有?
这算什么事!
若太太怀的是哥儿还好,若太太生了女儿,姜姨娘生的是哥儿……
孟绮霜忙在心里“呸”了几声。
别想这些不吉利的!
太太一定能一举得男,狠狠堵住那些人的嘴!
老大夫终于诊完,站起来对林如海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