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那一夜(上)

迷途寻凶 得闲 1441 字 9个月前

他教出的徒弟个个心狠手辣,哪个单拎出来都是个人物。

他这样教徒弟是为了对付自己的对头,可不是为了

对付自己。

师傅教徒弟都得留一手。

老船头没教出去的经验是——要走就得走的孑然一身。

千万不要牵牵挂挂,哪怕有一丝念想,就是挡了后来人的路。

挡了后来人的路,就是断自己的生路。

哪怕那后来人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这就是世态炎凉的江湖。

这就是有进无退的江湖。

老船头一个人在江上过起了日子。

那日子过的清苦,老船头却觉得自在。

可这自在日子没过几天。

等到全guo人民都知道了什么是“yan打”之后,刻意被遗忘的老船头又被人想起来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问题只在于想不想找到那个透风的眼儿。

从老船头收留了第一个来投奔他躲灾避祸的徒弟之后,他就明白自在日子又过完了。

骨子里重情讲义的老船头不可能见死不救。

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尼采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老船头这块金子在江湖这口能融铁化钢的大坩埚里滚了一辈子。

临老想退下来,他就能退的干净吗?

死了的会一直缠着他,活着的也不会放过他。

哪怕躲到龙德这么座在当年看起来还不像现在这么起眼的小城里。

哪怕把自己锁在一片江水之上,锁紧一条小船里。

该发的光还是要发,一点也遮不住。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老船头自己憋不死,也不会让投奔他的活人被尿憋死。

他得帮这些人找生计。

找着找着,就有了“浚江船帮”。

连这个名字都是外人最先叫起来的,身边人认了,老船头也只能跟着认下来。

后来世面上流行起“改革”,流行起搞经济。

大家都渐渐明白了一个直白的道理,把脑袋别在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