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服复兴的初衷与复兴者的精神要求

独臂游侠传 微子木笔 3837 字 6个月前

()本人是一名汉服同袍,所以偶尔大家发一些关于汉服的小科普吧

本文是自己整理的,当然引用了一些网上和百度百科的东西,但主体还是自己的。

论汉服复兴的初衷与复兴者的精神要求

序言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

汉服运动是“汉服文化复兴运动”的简称,属于华夏文化复兴运动中积极的一部分。

汉服运动在清朝灭亡后的一段时期就有过,但更多的是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上升,一部分国人大国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以广大汉文化爱好者为主体、青少年族群,商业化群体,知识分子为主力,以互联网为主要舆论平台,以汉服回归为出发点,以复兴华夏文化为目标的一场文化复兴民间运动。

一、汉服的消亡

提起汉服复兴,就必须要了解汉服的消亡,汉服的消亡是中华民族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一段不忍猝读的耻辱与悲痛。

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日月无光,漫天的阴霾充斥着神州大地,随之而来的外族入侵者满清。满清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中国人,改剃满族发型,改着满族服饰,此民族压迫政策是为“剃发易服。”

中国汉人为不受外族压迫而妥协,开始对侵略者发起抵抗,而随之而来的便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满清大屠杀。

清政府也多次发布“屠城令”,并带领大军参与血洗江南、岭南等地区,甚至勾结荷兰殖民者,攻屠思明州(厦门)。当时清军几乎将四川人杀绝,后来不得不“湖广填四川”来进行大移民。清朝不仅屠杀汉人,对其他民族也实施大屠杀,西北的回族和西南的苗族也被清军屠杀过。

虽然经过了清朝文字狱的摧残,屠杀一事不见于许多历史文献。但这些大规模屠杀依然留下了大量的真实记录,广州大屠杀有西方传教士目击纪录,大同之屠,甚至在第一历史档案馆都可以找到资料。

清初的大屠杀使中国人口由明光宗泰昌元年的五千一百多万下降到一千多万。汉族人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数十年间,汉族人口由1623年的5165万锐减至1660年的1908万。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然而根据《中国人口史》和《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的有关数据指出,在明朝天启六年期间中国的人口为万。四千万至八千万人口的屠杀是在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惨剧。

其中清军的屠城著名的有:

1.辽东之屠:在入关前,努尔哈赤对汉人实施民族压迫,稍有反抗,便大肆屠杀,残杀了一百多万辽东汉人。此后,后金军队多次入寇山东、河北。仅济南一地,就留下十三万具汉人的尸体。后金军撤退时,还将被掠走的汉族妇女载在马上,施以浓妆艳抹,一路吹拉弹唱。

2.济南大屠杀: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清军攻入关内,济南府境内,清军大肆屠城,济南府大约一百万人被屠杀。

3.扬州十日:四月二十五日(5月20日),清军攻占扬州后,当时大雨倾盆,多铎宣布在扬州城内进行了屠杀。清军攻破扬州城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大肆屠杀,史载:“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后来由城内僧人收殓的尸体就超过了八十万具。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4.嘉定三屠: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在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将领李成栋三次下令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在屠城过程中,城中百姓或者悬梁自杀或者投井和跳河,被砍断手和脚的百姓在地上挣扎着,清军将一大部分逃生的百姓赶到河边,然后将他们赶进河中纷纷淹死,河里的水都不能流动了。清军每遇到一个汉人就强迫他们献出自己家中的宝物,如果给清军很多的东西的话就可以活命,如果给的不多或者清军不满意,直接把人杀掉。

等等屠杀如:东北;辽东之屠

华北;河北||赵州之屠,畿州之屠,保定之屠,三河之屠,平昌之屠

山东||济南之屠,曹州之屠,沙镇之屠,归德之屠

山西||大同之屠,朔州之屠,浑源之屠,汾州之屠,太谷之屠,沁州之屠,泽州之屠,朔州之屠

河南||开封之屠,泽州之屠,南阳之屠,许昌之屠,洛阳之屠

江淮;泾县之屠,徽州之屠,溪县之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