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问你,你听过吗?
《钢的琴》当年获得了好多奖项的肯定,但是那年也是华语电影大年,优秀影片爆发。
宝湾金马奖选出了自己的《赛德克巴莱》,宝港电影金像奖选出了自己的《桃姐》。
本以为内地的金鸡奖会给与《钢的琴》,没想到竟然败给了
害,说多了都是眼泪。
影帝影后也出人意料,给了娜仁花和孙淳,而不是吕丽萍徐帆秦海璐王千源朱旭郭富城。
我们的确不能说,大热的影片就一定更有得奖的资格,但是专业评选也不能离观众口碑差的太远吧。
最主要还有获奖作品,而这就是当年的金鸡奖最佳故事片,这样不会自砸招牌就怪了。还有那被华谊垄断的百花奖就更不用说了。
这样说吧,不是单纯的黑谁,只是举个例子,毕竟后世,黄教主也怒得金鸡奖影帝,你说金鸡奖这能不完么?
因为我们知道,测评有信度和效度两个标准。
信度,表示一致性、可靠性。
效度,表示有效性、准确性。
因为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测量才是有意义的。
在电影评审中,所谓信度的要求就是要对各时期、各类型的影片有一以贯之、一视同仁的评判;所谓效度的要求,就是评审水准与评价机制能够准确深入反映作品质量。
这样子来说,金马奖能够在近年,逐渐成为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华语电影大奖,无非就是做好了这两方面。
因为说实话做好这两方面不容易。
这要克服观众粉丝的舆论干扰,需要拒绝zf审查的内容干扰,需要排除商业资本的市场干扰,需要克制本土保护的情绪干扰。
而向上面所说的,金像奖、金鸡百花奖,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这些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