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裴夫命题(三)

如果说爱是为了生存,为什么鱼不爱水,却只爱另一条异性?鱼可以离开另一条鱼,但一刻也无法离开水!外貌就更难理解了,跟生存之间的关系更牵强。

可我认为只看外表,说明还没脱离文化和生物学的束缚。

比如,人觉得美的食物可以增加食欲,但动物却不会因此增进胃口。漂亮是个主观的东西,人们对美有着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标准。

又比如,每个孩子觉得自己妈妈最漂亮,而每个妈妈觉得自己小孩最可爱,仅仅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又比如,狗不会觉得猫可爱,而猫也信誓旦旦肯定狗更难看。

专业学习终于让我知道伤心是真的。生理学说悲伤会损伤心脏。裴夫讲过一个爱的寓言,每次想起都会感动,情节简短到不可思议:

鱼说:你看不见我流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说:我触摸到了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鱼和水怎么会说话呢?最宽容和大胆的科学,也只能假设那是鱼的想法。所以,我更相信故事是这样的:

鱼想对水说:你在我眼里。水默默无语。

鱼不能说话,她能看见世界,却看不到水的容貌,水才是在她的心里。

鱼哭了,水融入了她的眼泪。

从鱼水之欢的谎言来看,人类是虚伪的。不过也可以看出来,人类喜欢同类或知己,倾向自我认可的延续,而不爱真正互补的先天之爱。

裴夫抛出了一堆无法绕过的爱情难题和悖论:爱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爱人是美好的原型,还是终结的归宿?爱是面向未来的源泉,还是告别过去的守候?比如爱和被爱怎么选?又比如相爱的两个人,希望先死和后死的人谁更爱对方?

他好像在考我们,又好像在问自己。我们称之为“裴夫命题”:

命题一:爱是一个人的事。

推论1,人看不见对方内心世界,爱情只有单恋和相互单恋两种;

推论2,只能深爱一个人,却无法得到爱;

推论3,爱是认识自己,爱是感动自己,爱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