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裴夫命题(二)

在枫懿和裴夫那里,我才知道学习是不设限的。比如宇宙是死的吗?又比如,人未出生之前存在吗?又意味着什么?

世界上只有三门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如果有第四门,那应该就是裴夫设想的爱情科学。

爱情科学?听起来很有趣!

裴夫说爱是上帝的诡计,巧妙又狡猾,爱情最初是生存进化的产品。爱的生物学认为美貌和道德都是为了生殖繁育的需要,人只是基因复制基因的工具。

在人类发展出科学之前,美和道德维护了人类的生殖主题:比如丰满跟哺乳能力有关,臀宽代表难产的几率更小,腰小腹平则意味着可能没有竞争雄性的胚胎。又比如,男性因为精子数量几乎无限,繁殖成本低,所以采取广泛播撒的策略,而多情花心;女性因为卵子数量有限,而且繁殖的代价大,所以必须专一。因为对于大脑发达的人类来说,生育可危及母体生命,所以只为最优秀的雄性冒险。

x染色体随遇而安,而只有y染色体才可以被寻宗认祖,所有男性跟直系祖先和亲属都相同,这就是性格差异的生物学基础。

生存解释几乎是万能的,还可以解释为何所有哺乳动物里,只有灵长类有月经,而人类又是其中唯一具有忠贞膜的物种。有些动物如豆娘或章鱼,雄性在交配前会先把雌性体内情敌的精子清除出去。人类没这个能力,但又要防止智力进化带来的更多作弊,所以必须进化出信任的结构。

每个人都是替身,每个人都是种群的影子,都是它传递基因的工具。种群看不见,只有影子。就如森林的影子,细看只有树木。无意识的昆虫,总是体现出对生活的最大热爱,忙忙碌碌。

我不由感慨进化的盲目。

云冲笑道:裴夫,你的爱情知识都以动物为模型,那人还算是进化吗?

裴夫真诚地说:爱情是一个谜!生存只需要有欲望。爱情的存在是多余的,甚至是起到反作用的。比如雌性追求自由,雄性专一,这很不经济!

有时候,我觉得裴夫设想的爱情科学,其实是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