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当作和尚侍者放过。这一路走下来,史应龙知道老和尚法名苦竹,小时候在武当山伏魔峰石佛寺当沙弥,后来被人带到大护国仁王寺修行,后来到处游历。史应龙问他回不回去石佛寺,苦竹却笑而不答。
这一日,两人走到黑石沟,眼见日近中午,便找了一处阴凉之所歇息,史应龙连忙取下干粮和水囊给苦竹,自己也在一边啃着干粮。却听树林内传来“呔”一声大喝,跳出两个短膊打扮的中年人来,一个皮肤枯黄,手持双斧;另一个脸色苍白眼神慌乱,握着一柄钢叉。
持斧者大喝道:“打劫,留下你们身上财物,否则管杀不管埋。”苦竹双手合十道:“和尚身无分文,却要令两位失望了。”史应龙紧紧抓住包袱,悄悄地打量周围,发现身处山坡之下,除了那两人跳出来的地方有一片小树林,周围空旷平缓,毫无躲藏之地,心想只怕自己跑不过那两个强盗。
托叉者见苦竹和史应龙毫无动静,却有些慌乱,忙挥舞着手中的钢叉壮胆,恶狠狠道:“把包袱丢过来,快点,不然就叉死你们。”
“阿弥陀佛。”苦竹把包袱放在面前,将其中的经书度牒拿走,说道:“这几本经书,想必两位拿了也没用,其余东西两位自可取走。只是劫道并非好事,以后还是不
做为好,若是遇到强人,只怕两位自身难以保全。”
托叉者骂道:“要你管。”远远的用钢叉将包袱挑走,打开一看,除了几件破僧衣、一串念珠外别无他物,不禁骂起来:“妈的,好个穷和尚。”转头看到史应龙还抓着包袱不放,一把抓起念珠摔过去,高声骂道:“死崽子,还不赶紧将包袱扔过来。”
史应龙心里几番挣扎,终于把手伸进包袱,想要将那本《九巴掌》拿出来,那托叉者嫌他动作缓慢,冲到他面前一把将包袱抢过去,用力之下将史应龙带倒,骂咧咧道:“死崽子,还在磨蹭。”史应龙脑中戾气一冲,就要扑上去拼命,忽然眼前一黑,“啪”一声被什么东西砸中。
史应龙伸手拿开拿东西,正是他所着紧的那本《九巴掌》。他本是满胸怨愤,但被砸了一下,脑子却清醒起来,当下把《九巴掌》紧紧抓在在手中,慢慢往后挪,避免给钢叉误伤到。
托叉者在史应龙包袱中提起一条沉甸甸的裤子一抖,裤管里滚出一大块银子,却是当初史应龙向杨逍卖桃子所得。托叉者哈哈大笑起来,又将包袱里的衣服逐一抖动,再也没有发现其他东西,这才和持斧者扬长而去。
史应龙等那两人消失在远处,这才过去把包袱收拾好,捡起之前掉在地上的干粮,擦干净后继续吃起来。苦竹
早已收拾好,见他一脸平静,便问道:“那块银子可是一大笔钱,想必是你以后生活的着落吧,你为何不反抗或逃跑。”史应龙苦笑道:“大师傅,我年幼体弱,如何反抗,就是跑又能跑得了几步?何必激怒那强盗,惹来祸事。再说我手脚俱全,没有那块银子也未必就活不下去,只要我这个人活着,一切就还有希望。”
苦竹赞道:“善哉善哉,年纪小小就能明白立身之道,不为外物所累,实在难得。”史应龙说道:“大师傅,现在银子没有了,接下几天来就要靠您去化缘了,否则只怕我们撑不到襄阳。”苦竹笑道:“好说,这几天我也吃了你不少东西,接下食物来就由我来负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