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塞翁失马

倚天应龙记 且留步 1969 字 9个月前

纪晓芙自客房冲出,趁着月色一路飞驰,心急之下绕过树林,沿着峭壁而下,竟然没有留意到前面多出了十几颗大杉树,一头撞了进去,只觉眼前一花,顿时陷入一片朦朦云雾之内,竟然无法看清三步之外。她小心翼翼走了片刻,发现自己始终在云雾之内兜圈子,心知陷入奇门之阵,当下气运丹田,张口发出一声清啸,希望师父听到后赶来救援,却没有发觉啸声穿过云雾后几乎弱不可闻,若无人靠近,根本无法发觉有人被困。

而史应龙犟脾气发作,不顾危险乘夜下了峨眉山,一夜未眠,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到了峨山镇。他略作休息,到车马行打听清楚路线,又赶往乐山县,准备乘船到宜昌再上岸,再走陆路去武当山,看看能否拜入武当派。

在乐山码头,史应龙等了一天,终于等到一艘前往荆州的大货船停靠,船主带着一伙水手上岸休息。他忙上前询问,很快便与船主谈好价钱,以小厮的身份上船,只需帮忙做些杂工,倒也省下不少船资。货船一路顺流而下,很快便到了宜宾码头。

史应龙连续多日在船上飘荡,心里已经憋得有点慌,一见到码头上的实地,竟然有些莫名其妙的感动,偷偷舒

了一口大气。眼见货船靠岸,他蹬蹬蹬跑到船舷,快步走下木板,一脚踏上实地,忽然膝盖一软,一个翘趔差点跌倒,惹得附近的人哈哈大笑。原来他自小还未坐过大船,这次走了这么久水路,虽然没有晕船,却也有些影响,再次上岸,便有些不适应,这是正常反应。

史应龙在码头边坐了一会儿,重新适应了脚踏实地的感觉,这才前往车马行,打听前往武当山的路怎么走。几个车夫一听他一个小孩要去那么远的地方,都目露异光,一个满脸皱纹的老车夫道:“小娃娃,到武当山有好几百里的路程,远着呢。而且现在路上也不平安,谁敢走那么远的路,你还是乖乖回家吧。”

史应龙道:“老大爷,我家里人都没了,只有那儿有一个远房亲戚,要不然也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老车夫看了眼史应龙身上破旧的衣服,叹道:“唉,如今这世道,哪天是个尽头呢?小娃娃,你一个人上路,还是走官道吧,安全些。你向东顺着官道直走到荆门,再往北走到襄阳,再往西走,一路打听过去,运气好一点就到了。”

史应龙躬身道:“多谢老大爷指路,谢谢。”转身向东门而去,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小娃娃,等等。”他回头一看,却是一个黄脸中年车夫。黄脸车夫道:“你一个人上路,哪怕是走官道,只怕也走不了多远。刚才有

个老和尚来问路,也是去襄阳的,你到附近找找,看看能不能跟他一起上路,有个和尚带着,安全些。”

“谢谢大叔。”史应龙再次躬身道谢,快步离开打听老和尚的事,不久便在东门附近找到那个老和尚。只见对方六七十岁左右,高颧骨,胡须花白稀疏,身材矮小,一身灰白旧僧袍,盘坐在树荫下闭眼休息,给人的感觉颇为平和。

史应龙不敢打扰,便坐在旁边守着。大半个时辰后,老和尚终于睁开眼睛里,起身舒展手脚。史应龙连忙上前,双手合十道:“请问大师傅,可是准备前往襄阳?”老和尚点头道:“正是,不知小檀越有何事?”史应龙说道:“小子也打算去襄阳,不知大师傅可否带上小子一起走?”

老和尚闻言有些讶异,问道道:“你小小年纪,能走这么远路吗?”史应龙忙道:“大师傅放心,小子走惯路了,肯定不会耽搁您的行程。而且小子在路上也能服侍大师傅,做些力所能及事。”老和尚仔细打量史应龙一番,点点头,便拿起包袱和木杖,说道:“那就走吧。”转身便出了东门,史应龙连忙跟上。

两人一老一小,一日所行不过五六十里,路上遇有盘查的官兵,老和尚拿出度牒,便可顺利通行,而史应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