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当时的音乐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
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音乐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
实际上,本曲中的古典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使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歌剧院公开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这是传统的双呈示部。
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发展,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逐渐发展,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情洋溢的变奏呈示。
此刻的梅洛让小提琴大师狄安娜,来作为演奏助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历来,鲜花需要绿叶相衬,何况女小提琴大师狄安娜也是一个技法很惊艳的女人。
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小调。
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华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
我在大厅看到萨克斯著名演奏家斯罗芬,著名音乐指挥家凯文拉瓦尔,这都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事实。
因为本乐章勃拉姆斯写得厚重而有力,颇具勃拉姆斯独特的个人风味。
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随之加以应答。
在乐队整体协奏下的钢琴曲调,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