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其中海运业至少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运输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撑。
到了二千年后,“华夏因素”已经成为世界海运需求增长的主导力量。是世界海运需求总量、集装箱需求量和铁矿石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此外,华夏如今的港口吞吐量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在世界上具有影响的港口群,而在世界吞吐量前10位的港口中,华夏就占有六席。
特别是在两千年后,华夏钢铁工业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华夏进口铁矿石持续增长,再加上对于华夏国内对于石油的强烈需求,使世界散货海运市场持续兴旺。
保罗心中清楚,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华夏就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新兴市场,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也是在不断地增大,与世界的进出口货物量也在与日俱增。
华夏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上百个优良的港口,而且这些港口,在未来,将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开放。
上一世里,就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华夏鼓励中外合资建设并经营公用码头装卸业务、允许中外合资企业租赁港口基础设施、后来又允许外商独资建设货主专用码头,外商可在其投资开发的地块建设和经营专用泊位。
九一年的时候,首家中外合资的集装箱码头蛇口集装箱码头成立,九三年,和记黄埔集团与上海港务局合资组建了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成为当时交通行业最大的合资项目。
进入两千年后,华夏又取消了港口业中方控股的规定,全线开放外商投资华夏港口。
当然现在华夏的航运市场距离爆发还有数年时间,因为各方面的因素,保罗从华夏进口货物,除了自己在泸市投资工厂的产品,其他的货物大多也是通过香港装船。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香港之所以发展的很快,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对内地的转口贸易。
所以说,在华夏发展远洋贸易,绝对是很有前途的。另外苏东市场开发好了,或许不如华夏市场,但整体来说也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克劳德不愿意过多的参与,保罗只能够先想法子经营,否则等过些年,情况明朗了,也就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机。
原本保罗已经涉及远洋航运业务,是打算让克劳德经营,自己最多入股,提出一些建议,分享红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