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贸易的环节,作为保罗死党的克劳德是远洋业务的核心,南大西洋远洋航运公司承接了从美国运送货物去汉堡的任务,而华夏的货物则交给了望海远洋航运公司。
望海远洋航运公司主要的管理负责人,也是克劳德招来的,南大西洋远洋航运公司还是重要股东。
这一年多来,汉堡这边进口量持续增加,两个航运公司的业务都开始繁忙了起来,新订购货轮来不及,望海远洋航运公司甚至还从香港的船王那里又租了几条远洋货轮。
香港的船王原本发现东亚的航运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从七八年前就开始想要‘减船上岸’,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港口上面,入主了九龙仓,为自己的航运公司打造一个基本盘,完善整体布局,应对今后的挑战。
这几年来自华夏的业务大增,他们的生意也好做了许多,望海远洋航运公司租这几条船,花费的租金也比之前要多。
华夏这边的远洋航运前景极好,保罗现在正和克劳德商量对望海远洋航运公司进一步融资,可是克劳德的顾虑却很多,最终只能够保罗自己融资了两千万美元,用于新的远洋货轮的定金。
不过南大西洋远洋航运公司的发展也不错,成功上市融资了五千万美元,又开辟了汉堡的业务,在欧洲有了立足点,正在争取更多的发展。
因为克劳德对华夏的业务不感兴趣,拒绝了保罗一起融资望海远洋航运公司的建议,还劝保罗不要在华夏投入太多,风险太大。
最终,保罗只能够自己融资,目前发展还算顺利。
保罗心中清楚,克劳德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让他错过了一个巨大的机遇,可现在两个人都无法劝服对方,也就只能够如此,许多印象是根深蒂固的,保罗也没有办法。
放眼全球,成熟的航运市场都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想要在航运上有大的发展,就需要开拓新的市场。
现在的苏东市场还有华夏市场,都是未来最好的发展方向。
因为上一世的记忆,保罗对华夏市场更加熟悉,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华夏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就摆在眼前。
由于华夏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使得华夏的进出口货物的总量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在不断地成倍增长着。
华夏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不足百分之一上升到了百分之八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