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生黛玉濒死时,纵使喊来积古的王嬷嬷,王嬷嬷也不会理事。
雪雁更是教人叫去伴着宝钗出阁成婚,全了调包计。
黛玉房中虽和三春一样,也配了四个教引嬷嬷,五六个洒扫的小丫鬟,可得力的唯有紫鹃一人。
一应的寝卧衣食,银钱装束,哪一样不是紫鹃操心?
黛玉有心采买几个得用的丫鬟,也当购置一处宅院以便祭拜父母。
可是身在贾府,诸事不便。
内无可用金银,外无得力管家。
就算府外有得力之人,又如何传递口信儿。
一顶私相授受的大帽子压下来,便能把她的清名并林家的清名压个粉碎。
此事也绝难瞒天过海。
毕竟她行止坐卧,无不有贾府人窥视在侧。
想她林家四代列侯,既是钟鼎之族,亦是书香之家。
自父丧后,近枝无人,贾家势大,家产流入了贾家的口袋。
只她一个小女孩,前生被父丧压倒,哪有多少心思惦记家产。
纵然想到了,也无法开口。
只料定父亲和贾母一切商量料理妥当了。
黛玉冷笑了一下。
可不是料理好了吗?
她拢回心神,舀了舀粥。
毕竟这些事情,也不是一时半刻都想出办法。
生死一遭,她最不乐意自苦。
粥正好温了。
黛玉尝了一口,鸡粥味道极美,鸡肉柔美,米粒顺滑,鸡肉味儿正好浸透了白米,使白米不至寡淡。
再尝几口,便是满嘴的火腿和松子仁的香气,香喷喷的。
嫩豆腐爽滑,瓢儿菜脆生,配粥正觉对味儿。
黛玉慢慢用了饭,屋内不闻一丝杯箸声。
紫鹃见黛玉用完,捧了一杯茶来。
黛玉示意紫鹃放下,“按从前家里的习惯,饭后一时半会用不得茶,须待饭粒咽尽方可,不然伤脾胃。”
紫鹃放下茶杯,探询道,“从前没听姑娘这样说过。”
黛玉淡淡一笑。
人呐,总要生死一遭才明白。
这贾府吞了她林家的骨头,也把她的傲骨嚼了个稀巴烂。
任她怎样和宝钗暗暗争锋,怎样去讨小丫头们的喜欢,怎样随着贾府习惯饭后用茶,贾府也容不下她。
袭人的话不错——林姑娘不是我们家里人。
黛玉上辈子眼见着贾家查抄时的脏事,莫说贾家是不是贪了林家钱还议论林家破落,她还嫌弃贾家腌臜。
正想着,听见碧纱橱外面乱糟糟的,想来便是宝玉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