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章报纸逼宫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1736 字 9个月前

李易摇头道:“看来你们还是没尽心剿匪啊,不然早把他喂狗了不是?”

谭菜根嘿嘿笑了起来,道:“这两年一直在整军、练兵,没时间下死力抓他。”

李易挥手道:“走吧,说不定真有个万一呢,碰着冯山虎,你们可顺便立了一功。”

李易并不是特别急。他的作用是居中协调,把握大局。崔秀在黄海和五国联军作战,他不会插手。他的指挥能力应变能力,远远不如崔秀这海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将军。这点自知之明他是有的。

之所以还是要抄近路走千山,是他想看看,这个生态环境没遭人为破坏的时代,这座山和后世有多大不同。至于冯山虎,癣玠之患,除掉这个祸患还轮不到他出手。

后世解放后,中国也有许多地方,比如东北、湘西,经过多年剿匪才安定下来。辽东在他治下不过几年,进入大治怎么也需要一个过程。

一队人马马蹄得得,顺着山路疾行。

夏季的千山,蓊郁青翠。山间各种不知名的鸟在鸣唱,山路上,不时惊走一只只松鼠、野鸡。

李易忽然有被人注视的感觉,回看过去,是林间一只老狐,正拨开草丛,窥视着他,不禁让他哑然失笑。

走了十多里,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再往后,人越老越多,已经不能骑马驰骋了。一行人只能下

了马,跟着人流走。

谭菜根有些讪讪的,自己吹嘘了一大通这条路便捷,哪曾想今天居然有这么多人,真是打脸。

李易倒是没有在意谭菜根的窘迫。他的马自然有人牵,他这一行人太惹眼,于是他让谭菜根这些人远远跟着,自己混在人群中,和一个中年人攀谈起来。

这中年人穿着湖绿色丝绸衣服,裁剪得体,衣服式样已经不是宽袍大袖了。

这几年新青年等报纸都在提倡“剪、减、俭”,所谓的“剪”,是指剪发。

古人不是不剪发,只是修剪,而不剪短。国人最开始看西洋人来到中国,都是短发,感觉很惊奇。有跟风的时尚人士也剪短了,就被骂是“假洋鬼子”。

后来开荒团横空出世,李易这些师弟都是和尚出身,多年不蓄头发,早已经不习惯长发,就成了板寸。军中战士都是最底层百姓,朝不保夕的,哪有那么多礼教束缚。自然就有样学样,逐渐的都剪成了

板寸。

这个剪发可不是李易倡导的,他本人都是落后分子。现在剪发成风,普通百姓也几乎都是短发。只有一些怀旧的老人还墨守成规蓄发了。

第二个“减”是减去繁杂。包括繁文缛礼,也包括宽袍大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