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易打算的是怎样能发行股票。这才是全民投入,共同繁荣,共同造富。
他现在已经有了初步打算,就是一段一段修铁路,做出样板,让人人看到利润,在报上铺天盖地一宣传,想参与的人,估计就如过江之鲫。
鲁平听了也点头道:“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看来是我心急了。”又转头对陶远山道:“这轨道当然要平。你们打算把铁轨直接埋在水泥里吗?”
陶远山道:“司令提出轨道底下铺石子,再铺枕木,最后铺铁轨。我们经过测试,1000石的车厢,不需要那么复杂,直接把轨道埋设在水泥路面就可以。这样成本就降低许多。再说,我们这车也没
那么娇贵,就算哪节铁轨出问题了,车在水泥路面上走一段也没问题。当然,如果铺铁轨的水泥更坚硬就好了。”
李易这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马车速度慢,就算脱轨,两匹马又不是拉不动带轮子的车厢,再重新回到铁轨上去就可以了。哪有后世火车脱轨的可怕。
鲁平见说到他最得意的水泥,立刻兴奋起来,对陶远山道:“老师,我们现在已经研究出五六种不同硬度的水泥,各有利弊。还需要和您带来的几位研究铁轨铺设的一起琢磨,看看哪一种合适。实在不行,咱们马上继续调制就是了。不过是个配方的问题。”
今天李易不过是个主持人,一说到专业的东西,李易就无话可说了。
会场的气氛逐渐热烈,再后来就变得仨一群俩一伙,完全无序了。
李易看着被二十几个人围在中间,面红耳赤
,指手画脚的鲁平,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是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可是才能也一样强。虽然个性张扬,喜怒形于色,可是这样人心底无私,最好用不过。
陶远山一行人在营口停留了三天,和鲁平的团队终于磨合出了一个水泥配比方案。
李易这时才想起提醒这帮人,铁是会热胀冷缩的,轨道接头的地方,一定要留下0.6厘米的空隙。
工学院的人都知道西方的米进制,也都知道建筑学上的热胀冷缩原理,留出些缝隙是肯定的。不过都惊讶李易怎么得出的0.6厘米距离?
李易也不好解释,只得含糊其辞,好不容易才糊弄过去。
好在大家都知道,李易是眼高手低的人。虽然偶有惊人之语,也不要指望他真的能说出什么道理来。
四月18日,一行人开始向百川铁厂进发。
路上滚滚人流,都是北上的移民队伍。肚子吃得饱,这些人都开始有了精神,笑容又回到许多人的脸上。
李易没有骑马,更没有坐车。他就迈开脚步,走在移民队伍边。
路虽然很宽,可是移民队伍的团长、师长,都约束着大家,只走左半边路,留下右半边,给来往驿路的人。右半边的路上,经常有快马,骑手不停的扬鞭催马,奔驰过去。这些骑手有穿军装的,有穿专门送信人的特定服装的,也有普通着装的。马匹疾驰,真让移民走到这半边,确实危险。
陶远山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可是依然健步走在李易身边。这次虽然备了许多马车,可工学院的人,几乎没有坐车的。
李易对陶远山道:“陶院长,让大家不要看我,不要累着,该上车上车。”
陶远山笑道:“我们工学院的,有几个是娇贵身子?走走路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