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就坐落在岳麓山上。
岳麓山海拔300米,山并不高,是南岳衡山72峰的最后一峰,位于橘子洲旁。
如果没有岳麓书院,那真就是一座小山丘而已。有了岳麓书院,岳麓山就人杰地灵,成为了一片圣地。
岳麓书院白墙灰瓦,占了好大一片,静静的卧在平缓的山坡上。
岳麓书院起于唐朝,宋朝时候,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让书院一下闻名天下。
但是真正辉煌的时代,还是清朝。
余秋雨曾经评价说:“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
看看清朝启蒙思想家魏源,湘军的创立者和
统帅曾国藩,领军收复新疆的左宗棠这些红花。再看看胡林翼、曾国荃、熊希龄等等绿叶,清朝的名士风流,几乎被岳麓书院独占了。
李易站在橘子洲头,仰望岳麓山真感慨万千。
橘子洲是不大的沙洲,滔滔湘江水滚滚流过。
后世伟人32岁被通缉出走时,曾立足这里,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遥想伟人当年,虽然是仓皇出走,可是内心何等豪情。
“大哥哥,大哥哥,买个橘子吧。”
李易低头一看,是一个买橘子的小女孩,八
九岁的样子,早春的凉风吹乱了她的头发。
李易问道:“这春天的橘子,还好吃吗?”
“好吃呢,妮妮可喜欢吃了。就是妈妈不让吃。”小女孩眨着大眼睛道。女孩瘦瘦的脸,更显得眼睛大。
“哦,你叫妮妮啊?你爹娘在哪?”李易问道。
“在那!”小女孩指着。橘林里一对夫妇正劳作着。
“嗯,你这橘子怎么卖啊?”
“一文钱两个。”小女孩比着手指。
“好,我这有一文钱,买你两个橘子。”李易拿出一枚银币,放到小女孩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