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章松嫩平原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1738 字 6个月前

李鋕从天津下海,借着这两天北风劲急,三天后到达上海。

可惜李易不在上海。这事谁也做不起主,更不敢耽搁。所以星夜舟车劳顿,二月初十,李鋕到达翠微寺,已经是疲惫不堪了。

万历帝的诏书,李易自然不会跪接。跟着来的传旨太监,谁敢要求李易遵守这个规矩。人家紫禁城都敢炮轰,你这太监嫌命长了不成?

李鋕连喝了几盏浓茶,才算缓起了精神。看李易看完圣旨,面色阴郁,竟然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过了良久,才道:“诶,我也知道,咱大明亏欠你太多。这次是一次性把几个包袱都甩给你了。这包袱虽然沉重,却是千万百姓的性命。不然我也不能厚着脸皮跑这一趟。”

李易轻轻摇头,道:“话不能这样说。我华夏薪火相传,根基就是这百姓。我知道现在大明危如

累卵。如果单是大明危急,我未必伸手。可事关千万百姓,我又怎能束手旁观?世叔放心,我必倾力相救。”

李易对明末万历、崇祯真是充满同情。这内忧外患,真是一步一坎。难怪最后朝廷灭亡在八大寇之一,高闯王的后继者李自成身上。

大明的两亿多人口,从这万历末年到清朝初年,只剩1000多万,这二十年里,平均每年减少近千万,怎么造成的?仅仅人祸肯定是做不到的。自然还有这连绵不断的天灾。

比如这黄河凌汛,如果没有自己出手,恐怕死亡数字很可能是几百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该是自己向天争命的时候了。

李鋕对眼前这青年肃然起敬。

这千万遭灾百姓,可不是百万,也不是时间充裕,等得及。这种救灾,涉及到的金钱和物资,就是天量。

尤其是几千里跋涉移民,这一路的车马农具种子衣物,到底需要多少?根本就是有钱都买不到。

最关键的是秩序。怎样保证这些移民大军不乱成一锅粥?想想都难。

这还不算最难的,最难的是向哪里移民?大明是一点招法没有。只有依赖这李易。

李鋕忧虑道:“李易,黄河泛滥地区,今年肯定种不成庄稼了。就算要堵这些决口的地方,也得是年底。所以想救这些百姓,只能移民。你是怎么打算的?把他们移民到你那长安、太原和向阳三省?那边应该已经移去六七百万了吧?还能容得下这些人?”

李易摇头道:“那边应该还能移民四五百万,可是我们原来打算的是把扬州一带流民都移走,保险单也按部就班,每月发放。半路转头,会打乱所有部署,引起合作的富商不满。再说,南方酷热,还是移走靠近江南的难民比较能适应气候。”

李鋕问道:“听说你们正攻打北蒙,而且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