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章黄河凌汛

大明开荒团 燕市酒徒 2034 字 9个月前

大明的使者是李鋕。

李鋕现在几乎是大明和开荒团之间的专职联络员了。

李易在黄山搞的什么绿林大会,大明朝廷根本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根本不会在意。开荒团已经有了几十万军队了,这几个绿林小人物,连大明都看不上眼的虾兵蟹将,李易能看得上眼?估计也就是无聊玩玩。

至于趁李易在大明腹地,加害一下李易什么的,现在朝廷里没人想这个。当年李易就在京师,十几万大军包围中,结局又怎样?

再说,李易管着开荒团不错,换一个穷兵黩武的,说不定很可能对大明下手了。

这一次李鋕来是另有急事。不然也不能年前回去,年后再来。这是因为黄河发大水了。

人们都知道夏天会涨水。降水量剧增的夏天,涨水很好理解。可是初春没什么降雨的时候为什么会涨水?

黄河初春涨水是因为凌汛。

黄河的凌汛,就是上游河水带着刚刚解冻的浮冰,向没开化的下游冲击。

黄河上游地势高,这居高临下,下游如果河道还是封冻,水流不畅,后果就可想而知。

历史上,黄河凌汛就时有发生。当然,后世有了航空炸弹,这浮冰淤塞河道引起的凌汛,就不再发生了。

南方河水四季不结冰,根本不能理解黄河的凌汛有多可怕。

1619年,小冰河期的大明多灾多难。一场空前水灾到来了。

1619年的早春,黄土高原春暖花开,黄河的坚冰也开始溶化了。

万里黄河万里长。大自然是神奇的。黄河从高原流向平原,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河水溶化一般都是从下游向上游传递的。

可是,总有个万一。

在1619年,小冰河期不稳定的气候,影响了河南、山东地区。已经是正月末了,还是春寒料峭。

可是河水不等人。

河南的上空还飘着爆竹的硝烟,年味儿还没散尽。没人知道,黄河上游的河水携带着无数的浮冰,正冲击下来。

陕县县令张源,这两天忧心如焚。史书评价陕县:“据关河之肘腋,扼四方之噤要”。正是豫西和渭河平原间的咽喉地带。据说周、召二公以陕塬为界,分陕而治而得名。

形势险要的地方,可不一定是富庶所在。陕县县境位于崤山山岭的环抱之中,土地贫瘠,百姓困

苦。这几年眼见黄河淤塞,张源多次请求清淤疏通河道,加固河堤,可是朝廷捉襟见肘,饿殍遍地都顾不上管,哪有钱干这个事?

黄河九曲,陕县正是黄河最后一曲。正是山西境内由北向南走势的黄河,转而向东,进入河南的地方。这样一个急转弯,平时看不出什么。可是万一河道水流不畅,自然淤塞严重。

今年过了正月十五,张源就觉得大事不妙,开始心惊肉跳。

黄河河道冻冰依旧,可冰面上,开始有急急的水流冲刷过来,还带着细碎的浮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