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了。
这个时代,海洋还是自由滋生,欣欣向荣的时候,像后世那样匮乏,还得几百年的光景。
李易负手在院中,边走边吟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他想起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那句话: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自己不是声色犬马的路易十五,不过也不是呕心沥血勤于国事的人。既然自己是凡人,那么做好当下就是了,太远的将来,那是后辈们操心的事。
第二天早晨6点,李胜青等人给李易送行,自然诸事安排妥当,不劳李易费心。
李胜青原本是打算派保安公司的船送李易的,李易坚决拒绝了。松江有直达周庄的航船,李易让李胜青买一张船票,而且要普通舱位的,自己目的就是看看真实的民间是什么样子。
李胜青知道大师兄是微服私访,当然不敢说什么其他的,一切照办就是。
李易上次从杭州坐航船去周庄,就偶遇了自己姥爷沈一贯。他内心期盼着这一次也有点儿什么收获。他倒没有盼望艳遇,自己家里就这么几个未婚妻都摆不平,艳遇还是算了吧。
这是一条乌篷大航船,只有前舱是有遮风遮雨篷布的,后舱都是露天座位。李易的座位在后
舱,抬头就是天,倒是敞亮。不过这大正月的天气,虽然立春了,天气还冷着呢。尤其是水上的寒气逼来,更是透骨寒。
敢坐在露天,被风吹一天,几乎都是火力壮的年轻人。
从周庄到松江,70里水路,一路顺流而下,只需半天就可以到达。从松江到周庄是逆流而上,却需要一整天。
船很快从吴淞江拐入了泖河。
泖河水面宽的地方有一里,窄的地方只有100多米,两岸屋舍,鳞次栉比,白墙黑瓦,悬空临水的吊脚小楼,随处可见。李易看的是津津有味,他后世在无锡等地游览京杭运河,特别喜欢两岸古风房屋。这回好,没有仿造,都是原滋原味。
不过很快,船上就不安静了。虽然船家禁止船上人随意站起走动,避免出现落水的危险。可是有些人耐不住冷,就开始跺脚,嘭嘭嘭声响个不停。
现在还没到元宵节呢,出门的人很少,
没有互相拥挤的人抱团取暖,真是越走越冷。
一个青年忍不住骂道:“这大过年的,还得出来奔波,东主也不给咱爷俩加点薪水,太黑心了。”
旁边中年人道:“闭嘴,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没东家咱不饿死?你就知足吧。”
年轻人道:“饿死什么,咱们又认字,又会算账,到哪不混口饭吃?爹,我不想打这份工了,我想报名参加开荒团。”
中年人斥责道:“有粮不当兵,脑袋掖裤带上,都是亡命徒干的活。你傻啊。”
那年轻人道:“爹,当兵哪有那么容易死人的。在军队里干两年不死,我就可以回上海当警察,一个月十两银子呢,工资高又威风,娶个什么样的媳妇都有的是愿意嫁的。”
中年人不说话了。看来他也有些意动。这毕竟是让孩子获得体面工作的出路。
青年人趁热打铁道:“咱家哥四个,家里不差我一个干活。您就让我出去闯一闯吧,万一我
能立个功,弄个一官半职的,可就光宗耀祖了。”
中年人道:“你看开荒团,刚打完安南,又打蒙古去了。天天打仗,肯定危险得很。好男不当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