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大明呢。
历史已经证明多次证明:李胜义就属于混蛋加三级那种人,蛮不讲理,横行霸道。谁和他做邻居,都倒了八辈子霉,怎么敢把算盘打到他头上?
现在连那辽东移民,见了大明官兵,都是耀武扬威,一脸贱相,写满了“你打我啊,老子就在这里,以前你们不是挺牛的吗?”可官军敢碰这些移民吗?那都是上了保险的,移民受了损失,保险公司就要赔钱。保险公司一赔钱,就会唆使李胜义十倍百倍讨回损失。这辽东官兵谨小慎微的过日子,生怕行错踏错,这样官军,还有什么存在意义?
何宗彦继续道:“依我看,辽东那些孤城,实在没存在必要,不如都卖给李易,我们撤回关内吧。”
万历帝其实对祖上在辽东设城,也是诸多不满。
看看历史,无论秦汉宋唐,哪朝哪代,就算再强大,也是给关外人一个封号,进行羁縻:你们自
己玩去吧,绝不会直接出兵。
原因其实很简单,关内人不愿意去辽东,统治一帮蛮人,有意思吗?能收上来赋税吗?
大明直接出兵统治关外,说好听的是开疆拓土,实际上呢?这建国200多年,填在辽东的银子可海了,从辽东得到了什么?出了无休止的的反叛,无休止的战乱,把国库打得越来越空虚,简直一无所获。
如果当初大明像秦汉唐宋一样,只在辽东设羁縻州,给辽东人一个封号,自己只守住长城一线,大明可省下上亿两银子,又怎么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万历帝一直认为:出兵直接占领辽东,就是大明的错招昏招。可惜祖宗基业不可弃,不然他早收缩回长城一线了。
何宗彦对万历道:“臣以为:不如趁辽东还有些价值,赶紧卖给李易,迟了,恐怕一分钱也到不了手,那些士卒就把城池出卖了。一旦那些城池白白
落入李胜义手中,谁能去讨得回来?”
何宗彦这一句话,让所有人茅塞顿开,也立刻多了紧迫感。
对啊,这些城池白白的便宜给开荒团,不如换俩钱花。这事得急着办,迟则生变。
奇葩的一幕再次上演:没人讨论祖宗基业可卖不可卖,讨论的都是卖多少银子。
大明这一代,官员工资历史最低。
拥有最大的权利,拿最低工资,这不是胡扯吗?所以大明几乎无官不贪。
更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官员家属经商,反正你给那俩工资,不够格人情来往钱。不赚点儿外快还活不?
商人的头脑,都是利益第一。如今这些大臣从利益出发,一下子就算清了这本账。
黄嘉善对何宗彦这个提议可不反对。
他新接手兵部这烂摊子,辽东就是悬在自己头上的剑,一旦辽东出事,自己肯定是替罪羊。卖了
辽东,自己可就安全多了。他怎么会反对。
何宗彦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道:“依我看,辽东军卒,畏战无勇,撤回关内,又安置何处?还不是靡费钱粮?不如仿效福建水师,一体卖给开荒团算了。”
李鋕有些担心道:“十多万军卒,卖给开荒团,那开荒团的势力更强大难治了。”
何宗彦道:“现在开荒团就能治吗?只用不到半年,就灭了安南,把几个国王都掳了过来,弄什么受降仪式。这等强兵,恐怕自古未有吧?留下一帮没胆子,只会逃跑投降的军卒,只是浪费粮草饷银,一体出卖,我们以前欠的饷银也不用发了,以后还省了这笔开支,国库一下子就宽松多了。”
万历帝觉得眼前豁然开朗。这何宗彦可是能臣啊。高瞻远瞩,一下子话就说在点子上。可不是那帮瞎嘟嘟的御史,监督这个监督那个,自己作奸犯科,敲诈勒索,道德丧尽。
前几天还处分了一个御史,这个家伙,哪个
人不贿赂他,他就自己写一封匿名信,举报这个大臣,然后参这个大臣一本。这得多缺德。
问题是虽然告黑状,但是一告一个准。大明官员,哪有经得起查的。这个御史犯了众怒,最终被开除了官籍。
现在万历帝就看何宗彦顺眼,他立刻让大臣商议这个出售辽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