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人之常情促膝夜谈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73 字 8个月前

王猛道:“臣恐现如今还不是动手的时机。”

苻坚闻言,甚是疑惑,心想自己大军、军资都已经运抵陕城,现如今正是整装待发,只要自己一声令下,便可发起对燕国的攻击,可是王猛为什么说时机还未至呢?

苻坚道:“哦?那不知何时才是动手的时机?”

王猛道:“陛下难道忘了,此前燕国求我大秦发兵救援之时,曾许诺将虎牢关以西之地送与大秦,现如今所欠之地尚还未得,如何好出兵攻击盟国。”

苻坚道:“景略的意思是?”

王猛道:“此前梁琛回国,必定将我大秦近况说与燕主得知,若燕人提前做好防范,我大秦想要取胜,便要再加谋划。所以臣想请陛下先派人前往燕国索地,然后观察燕人是否设备,若得地而归,我大秦可理所当然的进军虎牢,若燕人悔之,不就正好给了陛下出师之名吗?”

苻坚道:“好,那就依景略的,先派人去向燕人索地,但不知派何人前去,比较合适?”

王猛道:“黄门郎石越可当其任。”

苻坚道:“好,朕这就下旨,让石越明日便动身往燕。”

王猛道:“陛下可另下一道密旨,让石越暗中观察燕境防备较之以前,可有什么变化。”

苻坚道:“这是自然。那么现在,景略可以

说今日找朕,是为了什么事吗?”

王猛道:“臣斗胆请陛下摒退左右,然后臣才能说。”

苻坚闻言,高声道:“你们都退下,没有朕的命令,谁也不准进来。”

众人闻言退下,苻坚道:“现在景略可以说了吧。”

王猛道:“臣斗胆进言,请陛下除掉慕容垂。”

王猛此言一出,倒是将苻坚惊得不小,他完全没有想到,王猛为什么会说这样一句话,按理说王猛和慕容垂都是天下少有的奇才,本该心心相惜才对,怎么现在王猛却想致慕容垂于死地。

苻坚问道:“这是为何?难道慕容垂与景略有仇?”

苻坚知道王猛以前的家在嵩山,故而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王猛道:“臣之所以请陛下除掉慕容垂,并非出于私心,而是为了大秦社稷,请陛下明断。”

苻坚道:“那朕就不明白了,慕容垂既然与景略无冤无仇,如今穷困来归,对大秦也是有益无害

,为何景略说是为大秦社稷将他除去呢?”

王猛道:“眼下慕容垂虽然对我大秦并不能构成什么威胁,但日后就说不一定了。他日陛下一旦灭了燕国,慕容垂岂能视而不见?昔慕容翰不为段辽攻辽东,今慕容垂岂会不为复燕而仇秦?

慕容垂乃燕之戚属,世雄东夏,宽仁惠下,恩结士庶,燕、赵之间咸有奉戴之意。观其才略,权智无方,兼其诸子明毅有干艺,人之杰也。蛟龙猛兽,非可驯之物,若不早除之,必成后患。”

苻坚道:“景略既说朕能灭燕,朕又如何不能治燕,且朕方收揽英雄以清四海,奈何杀之!且其始来,朕已推诚纳之矣。匹夫犹不弃言,况万乘乎!”

苻坚所言,果然如王猛所料,王猛道:“陛下之言,必不可食,可若是慕容垂他们做出违逆之举,陛下又当如何处置?”

苻坚道:“若慕容垂真如景略所言,朕必不容他。”

王猛道:“既如此,那臣就放心了。”

苻坚又道:“今夜天色已晚,景略就不要回去了,朕要与你促膝夜谈,纵论天下大事。”

王猛道:“陛下有心于天下,实乃万民之福。今陛下修德治国,四方归附,唯东、南尚未沾王化,但可驱驾戎马,依次取之。”

苻坚道:“朕亦正有此意,景略将何以助朕灭燕、晋?”

王猛道:“燕自慕容恪死后,了然无纲纪,貌虽强大,实则易取,陛下无需为之担忧,而晋则不然。”

苻坚道:“晋自永嘉自乱,远窜江左,尚不能敌燕,待朕取燕之后,如何能是我大秦的对手?”

王猛道:“晋虽僻处江左,然正朔相承,国政尚和,人心归附,且桓温世之奇才,又有天险可守,若欲攻取之,恐徒损国力,当静待其国中之乱,然后趁势取之。”

这是王猛一贯的做法,要想大获全胜,便要有能全胜的把握,若晋国生乱,大秦正好是以治易乱,取之顺天应人。

苻坚道:“若晋一日不自乱,难道我大秦就一日无法混一天下吗?”

王猛道:“陛下不必过于忧心,桓温虽然是个奇才,但却并非良臣,十五年前在灞上,臣就知道

他有不臣之心,如今他已近六十之龄,岂可再忍?到那时,只要晋国动荡,那便是我大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