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宴饮之至兄弟之心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47 字 8个月前

几人快马赶到万年行宫,引见梁琛,一如燕朝见使之礼,礼毕,苻坚道:“朕今为卿设礼,可谓备乎?”

梁琛道:“陛下重两国之交,乃秦、燕两国之幸。”

苻坚笑道:“朕今夜将在行宫设宴,款待卿等,到时朕将与卿宴饮畅谈,以尽时欢。”

梁琛拱手为礼道:“臣谢陛下。”

言毕,梁琛退下,众臣也一齐退下,苻坚对身旁王猛道:“梁琛此人,不卑不亢,看似不同寻常,但终究难测深浅,以景略之见,此人何如?”

王猛道:“梁琛务求尊礼,而不悟于时,只可算是燕之良臣。”

苻坚笑道:“为人臣者,贵在忠于国事,梁君可谓得之矣。”

王猛道:“若陛下爱梁琛之才,不若因而留之。”

苻坚道:“他既忠于燕国,又岂会真心留在我大秦,还是算了吧。”

听苻坚这么说,王猛也不再多言,告辞离去。

当夜,万年行宫之内,群臣毕集,苻坚高坐,王猛、苻融,梁琛分坐于苻坚左、右两侧。

宴会开始,苻坚端起酒杯,对群臣道:“今夜群贤毕至,又值良辰,实乃盛事,朕与诸君共饮,请。”

群臣闻言,一齐举杯,道:“臣等谢陛下赐酒。”

说完,苻坚先饮,群臣随后,一杯饮尽,声乐响起,宫女起舞。

然后苻坚又再次举杯,对梁琛道:“卿始来长安,朕未及见,今夜卿当尽兴,以补此憾。”

梁琛举杯道:“臣在东朝,素问陛下博览典籍,精通经义,治国有方,常向慕之,今至长安,所见所闻,无不使琛刻骨铭心,长安之盛,实乃天下之范。”

梁琛对长安有着一番这样好的评价,倒让苻坚有些没有想到。

苻坚道:“长安能有今日,非朕之功,乃景略之力也,若非景略,朕何得悠游若此。”

梁琛举着酒杯对王猛道:“臣虽远在邺城,但对王中书之大名却是早有耳闻,今日能亲睹名臣风采,可算是了了心中一愿。”

苻坚笑道:“景略实可算是我朝之名臣,不知东朝名臣为谁?”

这自然是在问梁琛,梁琛也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燕国现在境况,苻坚并不是一点也不知道,要是回的不好,难免有损燕国形象。

梁琛不敢大意,思索片刻,说道:“太傅上庸王评,明德茂亲,光辅王室;车骑大将军吴王垂,雄略冠世,折冲御侮;其馀或以文进,或以武用,官皆称职,野无遗贤。”

这句话说完,梁琛的胸膛挺得更直,他知道这绝对让苻坚无可挑剔,他说的可以说都是事实,慕容评确有辅政之实,慕容垂更是此次战退桓温的主要功臣,以他二人为燕国名臣,自然是没有错的。

只是有一点梁琛自己清楚,那便是为政之道,慕容评绝比不上王猛,至于慕容垂究竟能不能和王猛一比,现在还说不清楚,毕竟王猛也可说是数战不败,就领军而言,未必就差了。

苻坚道:“朕素闻上庸王之名,近来又常听

人说吴王英勇,慕容氏前有慕容恪,后有慕容垂,可谓是人才辈出啊。”

梁琛道:“今秦、燕能得结好,上庸王可谓是功不可没,臣请为燕、秦永好举杯。”

苻坚自然不会推辞,说道:“梁君说得好,为秦、燕永好,共饮此杯。”

又是一杯饮下,苻坚又命人换了一首曲子,而舞女此时也翩然退下。

之前的乐声柔且细,有如细水长流,绵绵不绝,听来悠扬婉转,心旷神怡,再加上众舞女绝妙的舞姿,使得众人纷纷陶醉其中,饮酒增乐。

而现在的曲子,却不再是丝竹演奏,而是主要由钟鼓鸣奏而成,声音铿锵而不失韵调,听来让人感觉热血激荡,豪情满溢。

前奏一想起,梁琛便感觉有些不对,心想在这样的场合,怎么会演奏这样的曲子,难道苻坚这是要展示武力吗?

梁琛猜得也许并没有错,方才舞女起舞之处,现在已站了十余名手执利剑的侍卫,他们开始随着乐声舞剑。

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绝

无缝隙,梁琛虽然是一个文官,但是当此乱世,他还是能够看出些剑法的好坏,他能够看出,这些人舞的剑,虽然看着像是舞蹈,毫无杀伤力,但是一旦剑指敌方,便会成为杀人的剑法,且招招致命!

让梁琛感到害怕的,还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套剑法,而是这十余人居然能做到一招一式毫无差别,十余人竟像是一个人,在整个舞台上显得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这一套剑法正是静姝的独门技艺,由王猛亲选了十余名禁卫,由静姝授艺。

在静姝的调教下,数日之间,便有了这样的效果,还是让王猛有些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