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调运军资聘问相寻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34 字 8个月前

梁成道:“臣告退。”

第二日,郝晷动身离秦,在长安城门口,郝晷收到一封书信,上面只写着四个大字“好自珍重”。

这自然是王猛送给他的,希望他好好的在燕国等着秦军到来。

当夜,梁成帅军开始了第一次运送,他们先将物资转运到城外大营,然后再从大营出发,出了长

安之后,为了避免泄露消息,梁成仍是白天歇息,晚上赶路,直奔陕城而去。

这样一来,梁成的行军速度便慢了许多,甚至还比不上离开长安的郝晷走得快。

郝晷还未到邺城,慕容垂便派人从襄邑送报到邺城,说他现在已将桓温此前所占临的城池俱都收回,只等形势稳定,便可班师回朝。

慕容暐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以为燕、晋之战结束,应当派人再使长安,告知秦王,以示盟好之义。然而他却忘了,当初他们建立盟好的前提,是虎牢以西之地。

这一次,慕容暐派出来的是给事黄门侍郎梁琛。

梁琛和郝晷不同,他对燕国是绝对的忠心,此次入秦为使,也是抱着查探秦国用心的想法去的。

数日之后,梁琛来到长安,而此时苻坚正率众臣于万年游猎,不在宫中,一时不能接见梁琛。

梁琛作为使者,自然是客随主便,等着苻坚回来,于是就在长安馆驿住了下来。

就在梁琛在长安住了两日之后,苻坚便得知了梁琛到长安的消息,苻坚当时兴起,便想于自己的

游猎之所引见梁琛,于是派出随行的尚书郎辛劲前往宣旨,请梁琛前往万年。

辛劲得到苻坚的旨意,当即马不停蹄的赶到长安馆驿,找到梁琛,见礼道:“敢问尊驾可是燕使?”

梁琛道:“正是,不知足下是?”

辛劲道:“我乃大秦尚书郎辛劲,奉陛下之命,请尊使前往万年见驾。”

本以为梁琛会当即答应,随他一起前往万年觐见苻坚,可是谁曾想梁琛却无意前往。

只听梁琛道:“秦使至燕,燕之君臣朝服备礼,洒扫宫庭,然后敢见。今秦王欲野见之,使臣不敢闻命!”

辛劲闻言,不禁一惊,用目光审量着眼前这人,他没有想到,梁琛竟然将此上升到了尊严的程度,似乎苻坚不在宫廷之中见他,便是无礼于他。

辛劲道:“宾客入境,惟主人所以处之,君焉得专制其礼!且天子称乘舆,所至曰行在所,何堂居之有!又,《春秋》亦有遇礼,何为不可乎!”

辛劲这短短几句话,却是引经据典,要说梁琛也该识趣,就此随辛劲而去,可是既然方才凛然正

色,现在别人说一句话便放弃原则,岂不是说明自己没有见识。

梁琛道:“晋室不纲,灵祚归德,二方承运,俱受明命。而桓温猖狂,窥我王略,燕危秦孤,势不独立,是以秦主同恤时患,要结好援。东朝君臣,引领西望,愧其不竞,以为邻忧,西使之辱,敬待有加。

今强寇既退,交聘方始,谓宜崇礼笃义以固二国之欢;若忽慢使臣,是卑燕也,岂修好之义乎!夫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行曰乘舆,止曰行在。今寓县瓜裂,天光分曜,安得以乘舆、行在为言哉!

礼,不期而见曰遇;盖因事权行,其礼简略,岂平居容与之所为哉!客使单行,诚势屈于主人;然苟不以礼,亦不敢从也。”

梁琛话分三点,首先强调大燕对你秦国使臣敬待有加,他到了秦国,应当受到同样的礼遇,不然便是秦人无礼。

其二,以天下四分,天子非一,秦王所在不可称行在所,驳斥辛劲。最后更是斩钉截铁的表明态度,只要秦王不以礼相见,他宁愿等下去。

辛劲闻言,虽然气愤,然而却无法反驳,因

为他自己已被全面反驳了。

辛劲道:“既然贵使如此坚持,辛某只好回复陛下,待陛下裁断。”

梁琛道:“那梁某便在此等候。”

辛劲快马返回万年,将方才与梁琛的争论如实禀告苻坚,他本以为苻坚会勃然大怒,然而谁曾想,苻坚非但不怒,反而对梁琛大加赞赏,还下令在万年设置行宫,宣文武百官前来,然后才再次派辛劲前去延请梁琛。

当辛劲再一次来到梁琛面前,梁琛便已猜到自己的要求已经全部被满足,辛劲还未开口,梁琛便道:“看来秦王陛下已设好行宫?”

辛劲笑道:“一切如贵使所言,现在可以随我前往万年见驾了吧。”

梁琛道:“这是自然,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