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路疾走,不消一时半刻,便进了小黄县城,找到了县衙所在之处。
慕容厉一到县衙,便要走进去,他现在形容落魄,身上的战袍虽然被脱下,但是里面穿的素布衣裳,与普通百姓无异,刚走到县衙门口,便被衙役给拦了下来。
衙役大声道:“你是什么人?竟敢擅闯县衙!不知死活了吗?”
慕容厉闻言,不禁大怒,说道:“大胆,你可知道我是谁?竟敢这么对我说话?”
那衙役何曾被一个平头百姓如此吼过,但见慕容厉说话之时理直气壮得很,心想难道此人真的大有来头?
衙役问道:“你是谁?这么大的口气!”
慕容厉也不废话,掏出怀里的令牌,对那衙役道:“我乃是下邳王慕容厉,快去叫你们县令来见我!”
那衙役一见这镶金玉石所制的令牌,不禁呆了,而旁边那人则当即转身,朝内衙奔去。
而此时,慕容厉身后的男子也惊呆了,有点难以置信的看着慕容厉。
不一会儿,便见一个身穿官衣,年约五十上下的老县令小跑着过来。
那县令在衙役的指引下,见到了慕容厉,连忙俯身行礼道:“下官小黄县令拜见王爷,不知王爷驾临小县,有失远迎,还望王爷恕罪。”
慕容厉抬手道:“不知者不怪,不知县衙之内可有快马?”
那县令虽不知慕容厉一见面不说别的,就来问马是为了什么,但也不敢迟疑,当即回道:“后衙里倒是养了几匹好马,不知王爷可是要用?”
慕容厉听到有快马,甚是高兴,点头道:“让人牵两匹快马来。”
那县令道一声是然后又对身后的衙役道:“去选两匹上好快马。”
那衙役闻言离去,县令道:“不知王爷还有何吩咐?”
慕容厉道:“给我备五天的干粮。”
干粮?难道这王爷到这来就是为了要两匹马,一袋干粮,好赶路的吗?
那这么一来,他这个王爷的身份,就值得怀疑了,但是现在,他还不敢确定,所以县令道:“快去市集上买五天的干粮。”
另一个衙役闻言提步离去。
慕容厉似乎想起了什么,又道:“对了,买两人份的。”
那衙役闻言,回身道:“是。”
那县令看着慕容厉身后的一人,心想,难道这人是他的随从,可是看那样子,不过是个普通的庄稼汉,根本就不像是王爷的随从。
县令怀疑更深了,他已经在盘算,是不是寻个时机,将慕容厉拿下,好好盘问一番。
慕容厉当然不明白那县令的意思,紧接着,他又说道:“本王此次奉命出来,遭遇厄难,路经此地,幸好遇到这位大哥,若不是他挺身相救,本王现在恐怕早已饿死街头,我这里有玉佩一块,等会儿烦请县令拿去当了,换成银子,交与这位大哥,算作是本王酬谢他救命之恩。”
县令闻言,再看到慕容厉递过来的那块玉佩,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这玉质,这纹路,除了皇室,绝没有第二个人敢用。
县令连忙将玉佩还给慕容厉,说道:“此等小事,何烦王爷破费,下官代王爷酬谢便是。”
那县令又对已衙役道:“去,到账房支取五十两来。”
慕容厉见那县令出面,也就欣然接受,收回了玉佩,说道:“那就多谢县令了。”
不一会儿,两匹快马牵来。
慕容厉问道:“不知衙中可有熟悉附近道路的差役?”
每个县都有驿站,而经常在驿站之间传递信件的兵吏自然对周围地形十分熟悉。
县令道:“回王爷,城外驿站便有。”
慕容厉笑道:“好,那就烦县令派人将他请到这里来。”
县令自然不敢怠慢,一一照做。
不一会儿,五十两白银取来,交到慕容厉的手上,慕容厉转身将一包银子递给那男子,说道:“大哥,这些银子,还请收下。”
男子道:“路过行善,本是人人可为,这银子,我不能要!”
慕容厉道:“也许事是人人可为,但我慕容
厉只有一个,若没有大哥,我早已身死。更何况大哥家中还有幼子,收下这些钱,让孩子去上私塾读书,以后光耀门楣,岂不正好。”
那男子本来已决定不要,可是听到慕容厉说到让孩子读书,他突然转变了态度,要知道,没有钱是永远上不了私塾,读不起书的,一个男人,没有学问,就只有像他一样,做一个农夫,一辈子受苦,永远当不了人上人。
所以他伸出手,接过了慕容厉递来的银子,他这不是贪图钱财,他这是为了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