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全军覆没一人独生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81 字 8个月前

慕容厉不停的嘶吼、冲杀,像是在泄愤,亦像是在做最后的挣扎。

不甘、悔恨,以及惭愧之意刹那间充斥了慕容厉的心灵,他还年轻,可是从此之后,他再无脸面立足于朝堂。

但此刻更多的,是他对桓温估计不足的悔恨,他将一切想得太简单,他以为桓温不过是浪得虚名,他以为桓温的舟师会和曹操当年一样的下场。

可是他没有想到,他既不是周瑜,桓温也不是曹操,而黄墟更不是赤壁!

就算是同一地点,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时间,战场之上的形势也绝不可能相同,他又岂能奢望用百年前的旧招,可以对付今日的桓温!

慕容厉的失策,造成的后果是极其惨痛的,战斗自开始之后,便不停的有将士倒下,而到了现在,还在抵抗的将士,不过只剩了数千人。

然而与之相对的桓温,人众却越来越多,对他们已将形成包围之势,眼看慕容厉便在劫难逃。

但也许上天对慕容厉还算眷顾,又是一场混

战之后,时至酉末戌初,慕容厉手下还剩下千余人,天色也慢慢转暗。

此时虽是六月,夏季理当渐渐过去,但是天气依然炎热,夜晚依旧来的很晚、很慢。

可是今日,夜却来得很快,酉时一过,太阳的余光便再也不见,只片刻时间,整个天地便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除了些许的星光,再无半点光亮。

天地永远是公平的,它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夜色笼罩之下,每个人都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无法分清敌我的位置,所以每个人都不敢擅动。

现在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燕军在晋军的包围之下,绝没有逃脱的可能,他们只需稍作等待,等人点亮火把,便可将这千余残兵一网打尽,他们实在没有必要为了急在一时,而伤了自家的兄弟。

但这在慕容厉来说,却是失不再来的绝佳机会,此时不突围,那么他必将再无生路。

慕容厉大吼一声:“杀啊!”

便带着将士朝着一个方向冲杀,他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方向,他只知道那是背离河道的方向,因为他能看到河上的船灯。

慕容厉动了,晋军自然不可能不动,但凡是

有燕军冲过来,他们便举起长枪,等着燕兵。

所以冲在最前面的燕兵很快便倒了下来,但是跟在后面的燕兵却也为他们报了仇,硬生生的冲开了一条血路,让慕容厉得以冲出。

经过这一次冲杀,慕容厉带着最后剩下的两百余人一路狂奔,向前逃去。

但不幸的是,晋军并没有选择放掉他们,派了两千兵马前去追击,而更不幸的是,晋军是骑着马来追,而慕容厉他们却只有借助脚力。

慕容厉大军本也有马,但是却因为设伏,而不得不将马匹先安置在离河岸一里之外,此刻他们自然是无马可骑。

骑兵追步兵,不出五里,慕容厉等人便听到后面传来的马蹄之声,看来是逃不脱被追上的命运了。

就在这时,一人对慕容厉道:“大都督,今日我等恐怕难以逃脱了,但是大都督决不能落在敌军手里,大都督一定要逃回邺都,向陛下报信,让朝廷重思应敌之策!”

慕容厉正色道:“人终有一死,当此之时,我岂可苟且偷生!”

那人道:“大都督怎么如此糊涂,若是大都督死在此处,谁人将此处的战况传与朝廷,若是桓温一路直进,大燕社稷不存,大都督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慕容厉听到此处,心中惭恨齐生,惭其愧对陛下,愧对祖宗,而恨则是恨其身为一军主帅,却不能与将士同生死。

慕容厉苦笑道:“可是现在就算想逃,又如何能逃得掉?”

那人道:“大都督看那里。”

慕容厉闻言朝那人手指之处望去,只见不远处有一泛着星光的水面,似乎是一个水潭。

那人继续道:“大都督大可藏在那里,而我等从此往前逃去,引开追军,待明日天亮,大都督再出来,那时桓温必定已不在此处,而大都督可寻路赶回邺都了。”

几句话说完,晋军已到十余丈外,那人道:“大都督快走。”

说着,那人便带着众人一齐继续向前逃去。

而晋军也没有丝毫停留,继续向前追去,根本没有发现慕容厉的藏身之处。

这是夏日,但慕容厉却感受不到一丝温暖,他已冷得发颤,他从小便是锦衣玉食,倍受呵护,何曾受过饥冻。

夜深,露重,慕容厉又饥又冻,但是他却不敢动,因为晋军现在还没有折返,他怕他一动,便有可能被晋军发现。

慕容厉躺在水潭边,望着天空,心中却满是苦楚,他不知道明天会是怎样,甚至不知道他怎么才能回到邺城。

突然,慕容厉听到了一阵马蹄声,他不禁抬起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可是除了几根火把,他却什么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