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千里急报议退敌兵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98 字 8个月前

此时湖陆南城外,有檀玄五千兵马把守,那两个随从只得绕道从北门入城。

两人入城之后,直奔宁东将军府而去。

慕容忠见两人回来,连忙问道:“此行可查到了什么?”

一人回道:“回将军,我等出城之后,一路南行,四处打探,得知此次晋军足有数万人入境,而领军的,正是晋国大司马桓温。”

慕容忠闻言,不禁大惊,脱口而出道:“什么!桓温?”

另一人以为慕容忠是在问他俩,上前道:“回将军,我二人这次潜入金乡,亲眼看到了金乡城内的桓字大旗,绝不会错的。”

慕容忠问道:“金乡?桓温现在金乡?”

一人道:“回将军,金乡城内兵马云集,应当不会错的。”

慕容忠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发现?”

一人道:“前几日在城外发现的挖凿沟渠的人,这几日又在继续挖凿,看那方向,似乎是通往巨

野。”

慕容忠喃喃道:“巨野?桓温派人挖一条河到巨野做什么?”

慕容忠又问道:“还有吗?”

两人俱都摇摇头道:“回将军,暂时就只有这些了。”

慕容忠道:“好,本将军知道了,你们这几日辛苦,先下去歇息吧。”

两人闻言退下,房里便只剩慕容忠一个人。

慕容忠现在有许多问题,桓温是何时带兵入境的?桓温数万大军入境,他竟然没有得到一丝消息,这其中到底出了什么纰漏?桓温大军屯于金乡,往巨野凿河,为的又是什么?晋军既有数万,为何不强攻湖陆,晋将又是在等待什么?

这些问题萦绕在慕容忠的脑袋里,得不到解决,慕容忠的心情也因此而变得烦躁。

可是烦躁并没有用,一旦桓温大军发难,凭他手上这数千人,根本守不住无险可守的湖陆。

慕容忠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作为一名将军,他必须保持冷静,冷静才会带来正确的思考。

可是面临如此严峻的情况,慕容忠又如何能

轻易的冷静下来,不经意间,他已经背着手在房里来回走了十余个来回了。

终于,慕容忠停了下来,走到书桌之旁,拿起墨块,在砚台上慢慢磨起了墨。

等到墨水已渐渐够用了,慕容忠这才停了下来,只见他拿起一本崭新的奏章,提笔蘸墨,写到:“臣启陛下,近日,桓温率众数万来寇,现屯金乡…现晋军已至湖陆,旦夕则战,臣请朝廷派兵来御…又,有一怪事,其部众自金乡凿河至巨野,臣不知其欲何为,谨陈陛下…”

慕容忠写完奏章,待墨干后,便装入信封,用蜡封好,对外大声道:“来人。”

一人应声而入,行礼道:“将军有何吩咐?”

慕容忠将信封递给那人道:“快马加急,将此奏章送至邺城,交与上庸王,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那人结果奏章,再次行礼道:“将军放心,小的定不辱使命。”

出了将军府,骑上一匹快马,飞奔出了湖陆城。

湖陆距离邺城,说远也不远,但说近也是不近,那人马不停蹄,走了足足两日,才到得黄河岸边,当此盛夏之时,过河就差不多花了半日。

过河之后,又是两日疾奔,终于赶到了邺都。

此时的邺城,虽然没有了慕容恪在之时的太平景象,但是经过悦绾的整顿,而且又是京畿重地,现在倒还算稳定。

然而这一匹快马疾驰入城,就此打破了邺都的平静。

那人直奔上庸王府,在王府门前下马,疾步上前,向守在门前的侍卫问道:“敢问两位兄弟,太傅可在?”

一侍卫见他刚从马上下来,便急来询问,猜知听到是有要事,问道:“你是何人?所来为何?一一说与我听,我好替你回报。”

那人道:“我乃宁东将军手下,有紧急军情要呈报太傅!”

那侍卫一听到军情二字,开始虽然不敢相信,但是见来人神情,又不敢不信,连忙道:“你在此稍后,我这就去通报。”

说着,那侍卫便疾步跑入府中。

慕容评自从掌了朝政之后,便将他的府邸变做了办公的衙门,但是他却时常不理政事,将许多要务都搁置在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