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日清晨,李威和王猛亲自去宫中将太子苻宏接来,与众大臣一起从长安城门徒步向十里亭走去。
走了约半个时辰,众人便到了十里亭,刚开始众人走得累了,便坐在亭子里与靠在道路两旁的大树上歇息着。
但歇息片刻之后,听到有人来传说陛下还有几里地就到了,众人便都打起精神,依次站列在道路两旁,恭候着苻坚的到来。
没过多久,李威与王猛便已见到了苻坚大军的前军了,等前军走过,苻坚的銮與便出现在了百官的面前,于是李威和王猛率太子施礼道:“臣等恭迎陛下回朝。”
这震天的山呼之声在苻坚听来是那么的悦耳,而在刘卫辰与曹毂两人听来,却是那么的震撼,那么的刺耳。
苻坚命令大军停止前进,然后走出銮與,大声道:“诸位爱卿请起,随朕一同回朝吧。”
说完,苻坚便走了进去,命令大军继续行进。
按照以往之先例,苻坚应当下銮與应接群臣,多少寒暄两句,但苻坚今日却并没有这么做,让群臣实在有些意外,他们实在没有想到一向遵循先圣之法的苻坚居然会这样做。
大军进了长安城,并没有停下,而是直接进了皇宫,而苻坚也直接带着群臣进了未央宫,苻坚坐上龙椅,群臣便山呼道:“臣等叩见陛下,愿陛下万
岁,万岁,万万岁。”
待声音停息之后,苻坚开口道:“以朕之不德,不能以德怀远,致使亲帅六师,以讨叛军,今虽得胜,而百姓受其弊,朕心何忍。故诸位爱卿郊迎而朕不礼,非朕不知礼,而是不敢礼。”
这是苻坚对方才自己的举动作出了一个解释,不管是不是合理,也算是给了群臣一个交待。
苻坚又道:“这次借讨叛之余,朕亲至朔方,巡抚诸夷,见夷狄虽生性相异,但皆有向善之心,故朕以为不可不抚其向慕之心,使其受中国之化洽。”
群臣作礼道:“陛下圣明。”
苻坚又道:“朕在朔方之时,闻淮南公苻幼,不顾祖宗社稷,悍然反叛,率军袭击长安,赖卫大将军李威率军击杀之,卒免于患。若非李将军,则京畿不存,大秦危矣。故朕今日首不言平叛,而言李将军之功。”
李威闻言,出列道:“臣既有留守辅政之任,护全京畿,本是本分所在,陛下不必如此褒奖。”
苻坚道:“将军何必自谦,孰大孰小朕还是分得清的。”
李威不再说话,苻坚又道:“李威听旨。”
李威道:“臣在。”
苻坚道:“将军李威,击斩叛逆,保全国都,实有功与社稷,当奖之以励众人,今特进封太尉,位在群臣之上。”
李威一听,心中虽然高兴,但还是辞道:“臣何德何能,敢忝居太尉之位,请陛下收回成命。”
苻坚道:“将军之功,非太尉无以加之,还请将军勉从朕命。”
李威闻言,回道:“臣谢陛下。”
苻坚又道:“原匈奴左贤王刘卫辰,右贤王曹毂,虽举兵叛国,然终幡然悔悟,举众归降。为显朕和戎之心,与以德怀远之诚,今赦其罪不问,封刘卫辰为夏阳公,统其部落以守朔方。封曹毂为雁门公,统其部落镇贰城。”
殿中的刘卫辰与曹毂闻言,一同出列道:“臣叩谢陛下隆恩。”
苻坚又道:“凡此次出征有功之将士,朕已有别令敕有司按功绩之大小一一封赏,这里就不一一再说了。”
群臣道:“陛下英明。”
苻坚又道:“今日朕要说的已说完了,诸位爱卿可还有话要说?”
这时王猛出列道:“禀陛下,此次淮南公既反,其余诸公亦难逃干系,臣知陛下仁爱,不忍大义灭亲,但不妨招诸公回朝,处以闲职,不使领兵,则亦可消除祸患之源,愿陛下孰计之。”
苻坚道:“诸公既未同苻幼一齐谋反,便不能随意怀疑,以伤朕兄弟之情。朕信诸公,犹如手足,诸公亦必感朕之德,报之以德,望景略切勿复言。”
王猛闻言,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这苻幼与诸公联合的事情谁都能看得出来,为什么苻坚要这么麻痹自己呢!
王猛无奈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