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云中,赵英带着众人直接来到了贾雍的官邸,请门外的卫兵通禀。
开始那卫兵见赵英等风尘仆仆,穿着打扮与匈奴无异,神情中显示出些不愿之色。
赵英见那人盯着他身上看,便下意识的低头向身上看去,发现自己顾着赶路,还未曾整理衣襟,着装上看起来并不像是个体面之人,也难怪被这些以貌取人的下人看来看去。
不过现在赵英还没有心情在这里跟一个卫兵消磨时间,当即拿出一枚小巧的官印,在那卫兵面前比划道:“我乃禁军校尉,有事要与贾大人商议,还不快快通传,要是误了事,你可承担不起。”
那卫兵一看赵英亮出的官印,面色大变,心想这次可闯了祸了,连忙赔礼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校尉大人见谅,饶过小的这一回。”
赵英道:“我才懒得和你计较,快去通传。”
那卫兵道:“小的就去…小的就去。”
说着那卫兵便向门里奔去,不一会儿,只见
贾雍一脸笑容从府门里迎了出来,口中说道:“原来是赵老弟来了,快请进,请进。”
赵英虽是禁军中人,但是官阶比贾雍还是低了许多,赵英也不托大,笑脸迎上去说道:“怎敢有劳贾大人亲自相迎,真是折煞赵某了。”
贾雍看着赵英行装,问道:“赵老弟此来云中可是有要事发生?”
赵英本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不过随着贾雍的眼神,赵英也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赵英道:“大人虽猜得不对,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贾雍道:“可方便透露一二吗?”
赵英心想,这次他奉旨前往匈奴查探消息,并没有经过云中,贾雍事先不知道此事,现在匈奴中事还是绝密,不过贾雍身负防边之责,让他早做准备也是好的。
于是赵英道:“不瞒贾大人,匈奴欲起战事,下官刚从匈奴回来,正要向贾大人借几匹好马,好快速赶回长安报信。”
贾雍道:“早就知道这匈奴人没安什么好心,这次只要他敢动手,就要让他好看。”
贾雍一番激昂之语后,又说道:“不知赵老
弟要多少匹马?什么时候启程?”
赵英道:“我们一共十人,十匹马就足矣,至于时间嘛,军情紧急,当然越快越好。”
贾雍道:“现在日当正午,赵老弟和诸位弟兄还未用膳吧,不如就在我这府中就食如何?这云中虽然僻处北地,物资不丰,比不得长安,不过还算有些独特的风味。”
赵英道:“贾大人好意,我等心领了,不过我等在路上已吃了些干粮,还请贾大人令人备好马匹,我等即刻便要出发。”
贾雍无奈,只得强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强留赵老弟了。”
说完,贾雍大声道:“来人啊,快去准备十匹快马。”
只见一个候在门外的随从回了一声‘是’便跑了出去,想是去备马去了。
贾雍吩咐完毕,又道:“现已差人去备马,还请赵老弟稍坐片刻,马匹马上就备好了。”
赵英道:“多谢贾大人,到时到了长安,下官定然会在陛下面前为贾大人美言几句的。”
贾雍道:“那就谢谢老弟了。对了,老弟是
何时到的匈奴,怎么我一点也不知道呢?”
赵英道:“不瞒大人,下官约三月前接到陛下密旨,派下官带人混进匈奴居住之处,查探些情报。当时下官从长安一路直奔匈奴,为了保密便没有知会大人。”
贾雍道:“原来如此,那老弟可知这次匈奴意欲何为?”
赵英道:“匈奴似欲越过云中,直袭杏城。”
贾雍有些不信的道:“越过我?怕是不可能吧!”
赵英道:“这匈奴具体的准备如何做,下官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次匈奴人似乎志在攻取杏城,想要在那落地生根。”
贾雍闻言,轻抚胡须,似乎在想着些什么。
就在这时,外面来人说道:“回大人,马匹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