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人回道:“回陛下,香已准备好了。”
苻坚道:“现以三炷香为限,三炷香时辰一过,朕希望能看到诸位的锦绣文章。”
苻坚话音刚落,只见坐在下面的诸生已经交头接耳议论不停,显然是十分兴奋。
现在苻坚亲自下令,考试他们文章,似乎有择优录取之意。他们本来十余年的苦读就是为了能够入朝为官,而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他们如何能不感到兴奋。
他们虽然兴奋异常,但却还是要克制住,因为他们不能把过多的丑态暴露在苻坚面前,他们可不想因为没有给苻坚留下好印象,便错失了这大好的机会。
所以很快堂上就恢复了安静,因为他们都在开始构思要怎样才能写出一篇让苻坚满意的文章。
只见堂上近百人,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愁上眉梢,时而哀声轻叹,时而窃窃细笑。
大概是有的想到绝妙的句子,有的一时断了思绪,有的不如人意,有的妙笔生花。
但妙笔生花,拈手就来总是少之又少,不少人都在暗自悔恨这近半年的时光竟然虚度了过去,因为他们流连在长安的繁华,竟忘记了进入太学的使命。
时间慢慢流逝,已经有人停笔了,只见他信心十足,抬手挺胸道:“回陛下,学生作好了。”
那人本以往苻坚会因为他做得最快而对他刮目想看,谁知苻坚却用一种略带微怒的眼神看着他,像是在提示他不要做声。
而一旁的王猛当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向那学子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他先不要说话,静静等待。
这时那学生才明白过来,原来苻坚并不欣赏他这种做得快而影响他人的做法,故而有些不喜。
这学生转念一想,若是有人比他作得还快,那势必给他心中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影响文章的质量,而现在他又何尝不是给别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呢!
于是他便低下头,默默的诵念着他写的文章,看看是不是有地方需要修改修改。
苻坚对于这学生接下来的表现还是十分满意,至少他能领会自己的意思。
终于,三炷香的时间过去了,在最后一炷香刚刚燃尽的时候,王猛在一旁轻声道:“陛下,时辰到了。”
苻坚道:“哦?这么快就到了?”
王猛将燃香的小鼎拿到苻坚面前,说道:“陛下请看。”
苻坚看后,说道:“果然燃完了。”
苻坚对着堂上的诸生道:“时辰已到,诸位都作好了吗?”
只听众人回道:“学生已作好了。”
这时只见有几个还没写多少的学生顿时显得有些尴尬,只好默不作声,希望蒙混过去。
苻坚这时道:“烦请两位爱卿去将诸位学生的文章收上来,朕要带回宫中御览。”
苻坚此言一出,大多数人更是兴奋不已,现在他们的文章即将被苻坚御览,这是何等的荣幸。
可是还有些人却感到有些绝望,因为他们的文章不是只写了一半,便是写的一塌糊涂,不值一看。这样的文章被苻坚看过之后,如何能不被苻坚记住。有了如此不好的印象,他们以后的仕途也许就会因此变得十分艰难。
本想大不了不将文章呈上,那样苻坚就看不到了,可是现在要由苻坚身旁的两位大臣亲自收取,他们如何能逃得过。所以他们才会感到十分绝望。
王猛和苻融同时回一声:“是。”便分别前去收取诸生所作的文章。很快,他们俩就将所有的文章都收了上来,摆在了苻坚身前的案几上。
苻坚看到这厚厚的一叠纸,脸上显现出一丝笑意,他相信就凭这一堆纸,他一定可以对太学诸生有个初步的了解,而有了这样的基础,苻坚也能在以后巡察太学的时候,临机应对。
苻坚拿着这一叠纸道:“朕希望今日不虚此行。”
说完苻坚便叫上王猛、苻融向外走去。众人见苻坚要走,又再次行礼道:“恭送陛下。”
苻坚第一次来到太学,并没有急着问,而是让他们自己写,这是要他们自己告诉苻坚他们给自己的定位,而苻坚也正好借此来针对询问。
走出太学,苻融问道:“陛下既然亲临太学,何以不与博士学生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