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刘卫辰当时立马做了一个决定,留下一千人抵抗来兵,赢得时间,然后他自己带着剩下的人赶紧撤离,可是那些妇孺却也被刘卫辰当成拖累给留了下来。
面对数倍于己之敌,刘卫辰留下的那点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挡,在抵抗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很快便缴械投降了。所以徐赟这次能有如此之大的收获,也不得不说是一个偶然。
然而那徐赟收兵回报的时候,却大大的夸张了战争的激烈程度,让贾雍觉得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大功了,于是他连忙起草奏章,向苻坚报功。
几日后,长安城里,宣政殿内,苻坚拿着贾雍送来的捷报,对王猛说道:“这贾雍擅自出兵,扰乱朕的计划,这下刘卫辰恐怕再也不会内附了。”
王猛道:“臣以为未必,刚才臣看过奏章,据贾护军所奏,俘获甚多而斩杀很少,只要陛下下旨将俘获人众归还,再谴责贾护军一番,作为向刘卫辰的解释,若是他真心归附,必然会再次率领部众入塞的。”
苻坚怒道:“这贾雍坏朕大事,不杀不足以平愤,只是加以谴责,怕是太轻了些!”
王猛道:“贾护军事前并不知情,所谓不知者不罪,况且贾护军也是忠心为国,陛下何必横加诛戮。而且此役之后,匈奴对贾护军必然心存芥蒂,如此可用贾护军来威慑匈奴,使祸患不生。既全忠臣,又护国境,两全其美,陛下何乐而不为呢?”
苻坚闻言,果然怒气消了许多,说道:“虽然留他性命,让他戴罪立功,但还是应该对他处以惩罚,使匈奴信服。”
王猛道:“陛下圣明。”
贾雍在云中等待这苻坚的回复,他相信在才上任几月便立下如此功劳,就算不升官加职,也得有
个口头和物质加赏吧。
这一天,从长安来传旨的使者终于来了,贾雍万分高兴的前往迎接。可是那使者却并不十分领情,一路上也只是假意的陪着贾雍笑笑而已,无论贾雍问什么,他都缄口不言。贾雍以为是这使者脾性如此,也不在追问,安静的往官署走去。
等到进入官署,那使者朗声道:“圣旨到,云中护军贾雍接旨。”
贾雍道:“臣贾雍接旨。”
只听那使者道:“…朕方修魏绛和戎之术,不可以小利忘大信,昔荆吴之战,事兴蚕妇,浇瓜之惠,梁宋息兵,夫怨不在大,事不在小,扰边动众,非国之利也。所获资产,其悉以归之。尔擅自出兵,使国失信,黜官为民,以白衣领职…”
贾雍听完,忽然瘫软在地上,他没有想到打了胜仗不仅没有奖赏,反而将自己的官都给丢了。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来使会如此冷漠,原来是因为使者早知道他已经被贬黜为民了。
不过贾雍作为一方将领,还是能够领会到苻坚的意图,既然贬了他,又让他白衣领职,这其实只是对他的考验而已。
而另一方面,苻坚也再次派出了使者,前去向刘卫辰解释这其中的误会。刘卫辰本来还怀疑这是苻坚的计策,可当得知苻坚让贾雍将上次俘获的数千人全部归还,而且贾雍还被贬黜为民之后,刘卫辰这才相信了来使的话。
于是刘卫辰再一次带着部族里的人前往塞内居住。不过这一次,刘卫辰学聪明了,为了防止再有人像贾雍那样对他进行攻击,他请求苻坚派了两队大秦士兵为他们护行,他相信这样总不会在有人会产生误会了吧。
终于,在几日后,刘卫辰带着近万部族在云中之南安定了下来,开始一边向秦民学习耕种,一边悄悄的对秦国的边防进行查探。
可是刚刚被贬黜的贾雍在刘卫辰入塞之后,也没有闲着,他觉得他之所以贬官,全是这刘卫辰害得,而匈奴之人向来狡诈多变,不可不防,这次借机入塞,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阴谋。
于是贾雍向刘卫辰部族聚居之地的周围派出近百名斥候,时刻观察他们的动向,一旦有什么可疑的举动,便要报这贬官之仇,以泄其愤。
刘卫辰也渐渐感觉到周围出现了一些不属匈
奴的秦民,他也开始防备了起来,不再有新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