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辗转入邺徐统识英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272 字 8个月前

于是两人又在邺都游玩几日,便道太学报到。开始那太学属官因没有王猛之名,不让王猛入内,王猛便想离去。谁知这张玉将那属官拉到一旁,也不

知说了些什么,只见那属官笑着过来让王猛进去,只是班位排在最末。

王猛入了太学,本想接机结识一下这些同窗好友。可谁知他们得知王猛出身低微,又身无余钱,还要靠张玉接济,对王猛甚是鄙夷,不愿与之为伍。王猛见这些人都是些目关短浅、不学无术的纨绔之徒,也不与他们计较,潜心学习这太学中所讲知识。倒是张玉每每帮着王猛与那帮人强辩,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进入太学,王猛便时常可以看到来太学视察选拔的赵国官员,每每他们到来的时候,王猛总是拿着本兵书在远处自顾自的读着,而那群学生却围着那官吏频献殷勤。有好几次,王猛都看到有学生拿着一包钱袋塞入官吏的口袋,便被录取带走了。见此场景王猛又不禁摇头叹息道:“赵其将亡也!”

这张玉每次虽也不去奉承官吏,但是见王猛一介寒士,怎么也不寻个入仕之途。开始还以为他是性格含蓄,不愿自荐,可是时间长了,却觉并非如此。终于这天他忍不住问道:“以贤兄之才,又胸怀抱负,何以每每不前去自荐?”

王猛正色答道:“赵主不明,官吏多昏,所

用多全幸亲贵,狡诈之徒!借使愚兄幸而得官,吾愿为之使,其能用之乎?”说完又拿起书继续看了起来。

张玉道:“贤兄读此书多日,想已能背,何以日日研之?”

王猛道:“孙子言:‘兵者,诡道也!’其中变化,至于无穷,圣贤犹不敢称全知,况吾辈乎?又愚兄每复读史书,常以己身置于两处,思何以应对之法,或有新得!是以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故愚兄每读此兵书,未尝不舍身处地而思新,究研奇计,岂止于背诵邪!”

张玉道:“贤兄所言甚是,愚弟读书之得,常不及兄之万一,元由此也!”说完后也不再打搅王猛读书。

这一日侍中徐统一时兴起,来到太学。众位学子更是欢呼雀跃,对其左簇右拥。谁知这徐统非但不高兴,反而大为恼怒,把这些学子大为训斥了一顿,一众学子悻悻散去!

这时徐统见到一直在一旁看书的王猛,差人将他带来,问道:“何以特立独行不从于众邪?”

王猛道:“众之所为非所愿,故不从!”

徐统道:“尔所愿者何?终日习书邪?”

王猛道:“吾所愿者救天下,然不可得,是以习书以待之!”

徐统道:“竖子狂妄,乃言欲救天下!且试言天下之本!”

王猛道:“愚以为天下之本,其惟民也!民从则天下治,此汉之所以享国也;民叛则天下失,此秦之所以灭族也!是故民为天下之本!”

徐统点头道:“试言何以安民?”

王猛答道:“尝见一农妇,提携幼子,晨出暮归,曝于烈日之下,所求不过果腹矣,然于赋税之外犹不可得!是以积而生怨,怨而生恨,恨而宣言,以致于叛!故欲安其民,使之生活无忧则可矣。所谓饥则思饱,饱则思暖,暖则思逸,逸则思安是也!”

徐统道:“卿言虽善,然使卿为官,可使得行乎?”王猛默而不言,见徐统挥手,便自退下了!这王猛走后,徐统一人径直走到后院。

张玉见到,赶忙施礼道:“叔父以为我这义兄才学如何?”

徐统道:“其言语之中似有大志,方才问答之间,所见所识也未尝不为善,老夫我甚是喜欢。”

看着张玉那激动的眼神,徐统又道:“怎的我大侄女动了春心了?此子才学俱佳,作你夫君老夫是没什么意见,只是不知道可否入得令尊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