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辗转入邺徐统识英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272 字 8个月前

王猛呆在屋内又看了会儿书,正准备入睡,这时门外传来张玉的声音道:“王兄可曾睡下?”王猛回道:“未曾入睡。”便走过去把门打开,让张玉进来。

张玉进屋坐下后,对着王猛说道:“今日害景略兄因我受累,实是惭愧,为稍表歉意,这些许银钱还请千万莫要推辞!”说完把一个钱袋交给王猛。

王猛道:“有谦兄无须自责,今日猛遇危难,全仗贤兄搭救。而今银钱被盗,又赖贤兄才得安身于此,怎敢再要!”于是又把钱推让回去。

张玉想这一路免不了要和他一起同行,这银钱给不给他也是无妨,也不再言。于是说道:“今日事急,还未与贤兄续过长幼,玉今年虚度十八。”

王猛也不客气,说道:“愚兄不才,虚长贤弟两岁。”

张玉道:“既如此,不若你我结为兄弟,这一路也可结伴同行,不知贤兄意下如何?”

王猛道:“承蒙贤弟不弃,猛何如幸之!”

于是张玉叫伙计取来酒水,又备好香炉,两

人来到这院中,对着当空的明月,向着几案跪下。拜了三拜,然后举杯对饮,同道:“今日王猛、张玉,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两人誓毕,便携手入内共饮,只是王猛在握住张玉手时,似觉不如男子之手那般粗糙,入手一股柔软滑腻之感。心中虽有些奇怪,但见他也无甚异样,如今正是高兴之时,便到屋内和他饮个痛快。

两人叫伙计备下一坛陈酒,在屋内一口贤兄、贤弟的劝饮着,又因两人都不是善饮之人,一坛酒喝了半坛,便有些小醉了。王猛此时酒兴上来,便要拉着张玉一起入睡。这张玉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突然猛地挣脱王猛的手,窜出门去走了!而王猛却已是酒醉头晕,倒头便即睡下了。

次日一早,闻得鸡鸣,王猛辗转醒来,直觉头疼脑胀,心想这杯中之物还是少饮的好!想要起来却还有些晕眩,便再倒头睡去。知道听到门外“咚…咚”的敲门声响起,才再次醒来,前去开门。

这前来敲门的正是张玉,他已洗漱完毕。此

时身穿锦绣,又生的面如冠玉,浑然一个浊世佳公子;手中拿着一个托盘,上面有些许早点。想是见王猛酒醉未醒,特来问候。

而王猛此时身上还是一身酒气,衣衫不整的,感觉甚是惭愧,让张玉先坐。然后自己赶忙打水洗漱,整理衣衫。一番整理之后,只见举止投足间尽显书生儒雅气质。而他身材看来比张玉魁梧许多,也多了些飒爽英姿,看得张玉不禁有点痴了!

这时王猛走到张玉面前坐下,拿着盘中早点津津有味的吃着,见张玉撑着手看着自己微微发笑,还以为自己吃相难看,便不再吃了。张玉见状道:“贤兄嫌这些点心不够美味么,若是愚弟再给贤兄换些来!”

王猛忙道:“哪里哪里,如此美味,已是难得,怎敢嫌弃,只是见贤弟看着为兄发笑,以为吃相丑陋,便不再吃了!”说完又拿起点心吃了起来,惹得张玉更是笑个不停。

待王猛吃完,张玉说道:“贤兄此来长安,所谓何事?”

王猛道:“愚兄下山游历,刚至长安,幸遇贤弟,谁料钱银被盗,正不知何去何从!”

张玉道:“既如此,不如贤兄同我一起前往邺都,一路有伴,也可解旅途寂寞!”王猛闻言,自是连连点头,哪能违了张玉的好意。

于是两人结伴同行,一路上走走停停,赏那路途风景。有时王猛看到沿路流民,总会忍不住骂几句当官之人,一解胸中怒气。这张玉在一旁也只是倾耳听着,并不答话。有时看到靓丽的风景,王猛也会忍不住冒出一两句即兴诗句,与张玉唱和。

两人一路时而欢声笑语,时而悲戚惆怅,把这赶路的疲惫全都忘到了脑后。辗转半月,总算是到了邺都。这一路相伴,张玉对王猛的了解也逐渐加深,慢慢的已经十分敬重王猛的为人了,只是闷在心里,从不说出。

见已然到了邺都,张玉道:“愚弟此来邺都,乃是为入太学,不知贤兄可愿一同前往。”

王猛道:“既如此,愚兄在此,也无熟识之人,也正好同贤弟一起,见识下这邺都的人才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