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慕容势起辽东争夺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280 字 8个月前

作者一支笔难写两家话,下面就将为大家叙述王猛拜师前后十余年间北方的时局变化。

这慕容一氏,属鲜卑族人,世居辽西,晋立之后,以兵革刚息,对鲜卑诸部采取怀柔安抚之策,各授官称,以巩固统治。慕容廆部虽时有侵扰,亦与晋各安隶属。直至八王之乱后,晋室衰弱,境内混乱不堪,天下拥兵各部莫不相继南下,驱兵中原,逐鹿天下。

当是之时,辽西鲜卑各部亦趁机分一杯羹。其中段氏一部随晋幽州刺史王浚南下中原,因攻克邺城,以功封辽西公,领有辽西郡。

拓跋一部追随并州刺史刘琨,因抗石勒有功,晋封之大单于、代公,后又进封代王,置百官,建拓跋代国。

而慕容一部则在辽东休养生息,窥视中原动向,一二十年间经营辽东,终得士庶之心,至晋室偏安江东,太兴三年(公元321年)乃受命为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封辽东公。

咸和八年(公元333年)夏,五月,甲寅,辽东武宣公慕容廆卒。六月,世子皝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慕容皝接任后,以为乱世当用重典,方可御民,于是在境内大行峻法。

慕容皝统部两月左右,鲜卑宇文部首领‘宇文乞得归’为其东部大人‘宇文逸逗归’所驱逐,在外逃亡时,遇难而死。这时慕容皝得到消息,想这宇文部实力弱小,正是我扬名之机,便将此事交给群僚议论,问他们是否应当出兵扶义!

第二日,慕容皝召集大家商讨此事,一人出列拱手道:“今辽东新丧,不宜议兵,况宇文部弱,得之不能偿所费,出兵不智。”

此言一出,又有几位僚属站出来道:“我等附议。”

慕容皝心中一笑,我等的就是你们不同意,不然怎么能显示出我的才智!于是故作沉思道:“卿等所议非为不善,然‘宇文逸逗归’身处邻境而驱逐其主,是有异志也,若不趁其尚弱之时抑之,待其修德练兵,顿军境上,再相临敌,即使天眷得胜,所费何止数倍耶!我心已定,即日出兵讨之,还望诸卿各善其事,使我无得后顾!”

众人闻言,无奈只得称:“诺!”可心中却想你既然已拿定主意,还故作姿态叫我们商议,到时出兵无功可怪不得我们!

几日后,慕容皝帅骑兵一万军于广安,这‘宇文逸逗归’还沉浸在赶走‘宇文乞得归’当上首领的喜悦之中,在自己的营帐中左拥右抱,欣赏着美丽动人的歌舞。

这时外面突然冲进一个骑卫,口中叫到:“大人,不好了,不好了”

‘宇文逸逗归’雅兴被扰,甚是不爽,站起来怒道:“有何不好,若是敢欺骗于我,定斩汝头泄愤!”

骑卫忙道:“大人,前方哨骑来报,慕容部驱兵来犯,现军广安,观其营帐,恐有万余之众。”

这‘宇文逸逗归’一听,当的一声跌在榻上,口中念道:“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这时还是旁边的侍女提醒道:“大人,不如把各卫长叫来出出主意。”

‘宇文逸逗归’忙对那骑卫道:“快去把各卫长叫到我的帐中。”不一会儿功夫,十多个卫长都来了,‘宇文逸逗归’将情况与他们说了之后,让他

们出计解围。

有几个卫长义愤填膺的道:“大人,为今之计,只有一战,方可使人畏我,不致轻易来犯。”

又一年长卫长道:“数年前,慕容部破我部如竹,今其势更盛,而妄言出战,是欲陷我于灭种之灾,其可斩也!”

‘宇文逸逗归’闻言点点头,问道:“而今为之奈何?”卫长又道:“今慕容出兵,徒望尺寸之利也,不如献地与和,待他日势强,再寻报仇!”

于是‘宇文逸逗归’派使者前往请和,入得慕容皝帐中,从容道:“将军举义师愿为‘乞得归’伸冤,而今‘乞得归’已死,将军即下宇文部,又将何以立之,若弃宇文不立而自有之,则境内之民未必服属,且将军亦亡义也。为将军计,莫若立宇文部长者为嗣,可使宇文部用为藩属矣,又‘宇文逸逗归’护部有功,又最长,宜立之。为报将军之德,议献榆阴以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