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华山寻师静姝从武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43 字 8个月前

这几日王猛依旧在家读书,王进在旁指导,每每读到不解处,王进都是先将自己所见说与王猛听,又叫他自己参考,看能否有所新见。

王猛倒是每每有些独到之识,只是大多是着手旁门,并非正途,而自己很多时候又辩他不赢,只得任由得他,只是常常告诫他说:“经世之道,须从正途,投机取巧,非长久之计!”

王猛自读史至今,常手不释卷,每遇不解处,必反复研读以通其意,这《史记》他才读了一遍,页边就已经旧了许多了!

一月后,王猛在家已有些呆不住了,王进也知不便再留,把王猛叫到屋内,小心的拿出一个竹箱,从里面拿出两部书,交于王猛。王猛接过一看乃是一部《易》和一部《论语》。

这时王进把王猛叫过来道:“孔子虽言少不学《易》,但如今这世道纷乱,安身不易,何须待老而学。《易》称为经,乃是因其‘象于天地,法于阴阳,而和于世事’,变化无穷也,我儿可细读之。《论语》之为经,以其教化世人之功也,其中善言,须

谨记而施于人,切记。”

王猛后退几步,双膝跪下,朝着王进三拜,道:“孩儿定不忘父言。”

王进过来将他扶起,又道:“我儿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本想待儿弱冠之时取字,如今恐已不能,故为父一月来穷思究典,为我儿寻得一字,以为尚可。”

王进顿了一会儿道:“我儿名猛,本属刚毅,今名、字须得要刚柔并济,方能无伤,故为父选得‘景略’二字,夫‘景’者,仰慕信服者也,‘略’者,韬略是也,愿我儿勇略兼济,终成大才!”

王猛再次跪下道:“孩儿定不负父亲所望!”

王进将事情交代完了,对王猛挥挥手说道:“去跟你母亲告个别吧!”

王李氏正在王猛屋内帮他整理行装,见王猛进来,似有话要说,却又迟迟不开口,知他是怕自己不忍与他分别,缓缓说道:“为娘不是那不通情理之人,昔孟母为子成才不惜三易其家,为娘虽不及孟母贤,亦不会拦你寻师的!”

王猛笑道:“多谢娘亲体谅。”就想提着自

己收拾好的行囊出发,忽听“猛儿,等等!”

回头一看见王李氏手里拿着一个小的背囊,对着王猛说道:“这里有为娘为你缝的三件衣裳,纳的两双新鞋,你那背囊里才两件衣裳,一双鞋子,那里够用的!”

王猛道:“娘,此去路途不远,猛儿带的这些,够用了。”王李氏有些急了,说道:“这些衣物你不穿,别人也穿不得,还是带上吧,娘可是做了好久才赶成的!”王猛闻言,眼眶已有些湿了,便接过背囊,转身走去,不再回头。

王李氏望着王猛的背影,是那样的坚挺,那样的雄姿英发,有这样的儿子她由心的感到自豪,只是想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不由得泪水已漫过了脸颊!

王猛走了约半个时辰,刚才的惜别之情也早被心中那雄心壮志所掩盖,走了十余里路也有些累了,便靠着路边一颗大树歇息一会儿。

谁知这时忽听得:“猛哥哥,你走的真快,姝儿跑了好久才追上你,真是累死我了!”王猛本以为是走累了产生的幻觉,可是刚睁开眼,就见到静姝在自己面前捂着肚子气喘吁吁,也真是吓了一跳。

定了定神,王猛对她说道:“姝儿,你怎么出来了,这不是胡闹嘛,先休息一会儿,等下我送你回去!”

这下静姝可不干了,撒娇道:“别呀,猛哥哥,姝儿好不容易才说通母亲让我出来的,你就让我和你一起出去玩玩嘛,姝儿保证一切都听猛哥哥的,绝对不惹你生气!”

王猛心想,这一路奔波的,有个闪失可怎么得了,打定主意要送她回去,便不搭理她。静姝见状,又摇着王猛的手道:“猛哥哥,求求你了,就带上姝儿吧,姝儿会乖的。”

见王猛还是不理,便正色道:“哼,就算你这次把我送回去,我还是会溜出来找你的,我知道你是去华山,又不是找不到!”

这话一出,又是吓他一跳,若是真的如她所说,那还不如带上她稍微安全点,她一个人怎让人放心。想到这,王猛无奈道:“好吧,带上你也可以,不过这路上一切你得听我的,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