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风轻云淡,一石四鸟!

风轻云淡,一石四鸟!

贞观年间,朝堂上以三省为尊,三省分权而制衡,佐以九寺为政,加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处理内外之事,军事上以十六卫分割天下之军权。

虽然看上去是东方朝堂最为清明,官僚系统也非常完善的时刻,但贞观年间的宰相制度却不是很完善。

也不能说不完善,贞观年间的宰相制度,也是李二陛下一种分权与制衡的手段,只是没有纳入制度之内。

因为李二陛下曾经担任过尚书令,故为了避讳圣尊,贞观年间无人敢当尚书令,宰相便以尚书左仆射为尊。

以尚书省尚书左右仆射、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并为宰相。

尚书左右仆射各一人,中书令、侍中或一人、或两人,这便要看李二陛下的心情了。

李二陛下于贞观初年间又因为中书令、侍中位高权

重,不轻易授人,同时也为了分割宰相实际上的权力。

于是又常以它官加“参议朝政”、“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参与政事”、“参议得失”、“参议政事”、“参议机务”等等名号作为实际上的宰相。

比如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户部尚书唐俭、兵部尚书侯君集、曾经的秘书监如今的侍中魏征、现在的秘书监虞世南、现在的御史大夫韦挺都不是三省的长官,都是因为加官而拜相。

待到贞观后年,“参议朝政”等字样才慢慢消失,发展成为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行宰相之权。

武周时期,进行官职改制,改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宰相的头衔则改称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或“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当代之名的武周宰相狄仁杰起初便是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而成为了宰相。

原本无事一身轻,只是抱着看戏的心思好玩似的韦

挺,一下子被程处弼推上了台前。

但韦挺也不知道如何说起,只能讲目光转向李二陛下,他当然知道这只是程处弼的一句戏言,段纶也没有真想侵犯他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