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吴道子丹青悟道

大唐玄玉 百世经纶 1210 字 9个月前

吴道子所画的,就是车厢里,玄玉吟诗镇纸,张旭泼墨狂书的场景。

细润的线条勾勒出分明的五官,灵动的衣袂,丰润的丹青色彩让人物饱满而立体,这不是一副完全写实笔触的画,五官没有办法跟真人去对应,但是徐玄玉却一眼就能看出,吴道子画的就是自己。

甚至那因为喝了酒,而苍白中透着点殷红,却依然还有病态的脸色,都被吴道子画得淋漓尽致,而且徐玄玉更喜欢对他的人像最后那画龙点睛之笔,让他灵动的眼神中竟然多了一分狡黠,可见吴道子对细节的洞察力和丹青功力。

最有趣的是,吴道子在最后想修饰一下张旭的衣袖时,马车又稍大的颠簸了一下,虽然吴道子控制了,可是笔下还是飞了。

徐玄玉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心道这幅佳作可能就毁了。

可是吴道子突然眼睛大亮地攥紧了拳头,神态兴奋

得很,然后徐玄玉才发现。那一笔上翘的飞墨,却是宛若衣袖运动状态的残影,将张旭那稍微有些欠缺的狂态,而骤然绽放,让这幅画动的力量感瞬间提升到极致。

吴道子收笔了,他的手似乎因为刚才攥得太紧而有些颤抖。

“我…终于…”吴道子气息微顿,猛然抬头,看向长空,喃喃道,“…找到…道了。”

徐玄玉心头一亮,这个吴道子,太牛了,如此年轻,竟然在丹青之道上,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道!

而且是此情此景…

“师兄,道是什么?”

这个时候,在徐玄玉的脑袋下,又钻出了柳下风铃一个小脑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徐玄玉淡笑着,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柳下风铃眨巴着大眼睛,更是不解:“什么意思?”

在车厢里,王守一和王菱灵也竖起耳朵在听。

“道的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而这句话,是老子在《道德经》之首写到的。”徐玄玉解释道,“《道德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柳下风铃心意阑珊地嘟了嘟嘴:“我听不太懂,太玄妙了,但是感觉这个道,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