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真相隐隐约约

大明铁捕 好个秋 1685 字 9个月前

海教谕微笑说道:“独自一人以天为被以地为枕虽旷达自由,却也难免孤独寂寥,能与知县大人饮酒作诗,实在荣幸。”

沈初九听二人惺惺相惜颇有伯牙子期之感,发自肺腑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只是高兴归高兴,他手头还有要紧事在,便趁海教谕仍在大堂,问道:“海教谕,初九有事请教。”

海教谕回过头,眼中满是慈爱,“有事不妨直说。”

沈初九应了一声,说道:“大火那天,海教谕可有见到外人出入县学?”

海教谕道:“我并未见到。不过你可以去问问老陈,县学的大门向来由他负责,一般情况下,他会在辰时左右开门,学生便在那时陆续进入县学,一炷香之

后他再关上门。其他时候亦是如此,但凡县学大门开着,他便会守在门旁。你若是想要知道那天有无外人进入县学,不妨去问问他。”

沈初九心下了然,又问道:“请问海教谕,陈叔现在身在何处。”

海教谕看向乐宇达,微笑说道:“这该问知县大人了。”

“呵...”乐宇达笑过一声,“那两位我都安排在西厢。他们自入住之后便再未出过县衙大门,此时大约各自在屋内吃午饭吧。”

沈初九忙道:“还请劳烦知县大人带路。”

乐宇达微笑点头,与海教谕说道:“海教谕为上客,就请住在东厢吧!”

海教谕微微一笑,“有劳知县大人了。”

乐宇达道:“不打紧,不打紧,现下我正好要带初九去西厢,海教谕,不如一起?”

海教谕微笑点头。

县衙布局为前衙后邸,二堂之后即为起居内宅。

乐宇达与海教谕在前,有说有笑,沈初九为晚辈在后,默不作声地跟随着。他在衙内无拘无束,每过一处必定细细观之,自进入内宅之后他老实了许多,自始至终低头望着地面,生怕看到什么不该看的。

半盏茶之后,三人已来到一间厢房之外。

乐宇达正要抬手叩门,海教谕说道:“老陈又聋又哑,即使敲门他也听不见,直接进去好了。”言毕即伸手推门。

房门大开,露出屋内景象:一位头发全白、皮肤却依然紧致的男子坐在桌前,左手捧着饭碗,右手握着竹筷,正向门外看来;桌上摆着菜肴,两菜一汤,仍旧冒着热气。

陈枳安见到海教谕,立时放下碗筷,起身去到一旁,双膝跪地额头贴地行大礼。

海教谕居高而下望着陈枳安,并不急着去将他扶起,只是淡淡说道:“初九,去里屋取纸笔来。”

为何要取纸笔?因为陈枳安眼不得见耳不可闻,欲与其交流,唯有依靠纸笔写字。沈初九心领神会,快

步去到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