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熊孩子(六十一)

乾清宫。

康熙看着面前因在海上航行而黑了许多的臣子,欣慰道:“卓雅,这次美洲之行,辛苦你了。”

被叫做卓雅的男子抱拳行礼,道:“能为皇上办事,那是奴才的荣幸,只是……皇上,奴才瞧着,美洲的形势似有变化。”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一次奴才去美洲,发现那里有好些黑奴开始……抗争。”

原本他想说造反,但无论是黑奴还是欧洲人,都不是美洲当地人。且那些欧洲人也不是美洲的皇帝,用造反一词似乎不太妥当,于是,临时又将词改成了抗争。

他接着说道:“庄园主手里有qiang有钱,那些从非洲被劫掠而来的黑人不是他们的对手。眼下瞧着,那些黑人是不会停止抗争的。有一个庄园的庄园主被黑奴杀死了,为首的那个聚起了一帮人,形成了小股势力。奴才恰巧碰上过他们,他们想要向奴才购买火qiang,大清的火qiang在那里价格十分高昂,五两金子才能换一把,这还不算子弹的钱。”

康熙也惊了一下:“价格竟然这么高?”五两金子,这可几乎超出成本价的十倍了。

“是的,”卓雅肯定的声音打消了康熙的怀疑:“咱们大清的火qiang,无论是稳定性、射程还是威力,都远远超过欧洲各国的火qiang,尤其是六阿哥新研发的火qiang,若是出售,价格还能往上翻。不过,奴才以为,咱们也不能小瞧了那群欧洲人,他们的火qiang也在不断变化,上一次奴才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还在用老式的火qiang,这回见到他们时,发现他们的□□已经能够□□了。”

他这话一说完,好些人的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索额图上前一步道:“皇上,欧洲人狼子野心,火qiang这种利器,不能交到他们手中,如若不然,这些人什么时候调转枪头对准我大清子民,也尚未可知。为今之计,当实行海禁,禁止洋人入我大清才是。”

欧洲人的船能到达美洲,也就能到达大清的国土。大清必然不会如美洲那般任人宰割,但一场战火怕是免不了的。

马齐则道:“若是以火qiang能换回数十倍的银子,那咱们就能用这些银子造出更多很好的火qiang,如此一来,便能大范围提升我大清的实力,此事,倒未必是坏事。若是实行海禁,那我大清官兵必然不能再去美洲,这是既损失了收入,又失去了洋人的信息。凡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索相所言,会使大清变成一个瞎子聋子,还望皇上圣断。”

洋人的人口数就那么一些,美洲和大清,隔着那么大一片海,就算是要打,如今也是打不过来的。倒是准噶尔和沙俄——大清若是能配备更多火qiang和火炮,他们绝对不会是大清的对手。待到大清外患解决,再发展海军和火器,便是洋人来了,也只能被狼狈地打出去。

康熙沉吟了片刻,抬头问卓雅道:“他们难道只要火qiang,刀剑不需要吗?”

卓雅摇摇头,道:“欧洲人的武器都是火qiang,刀剑只是他们腰间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黑人倒是有刀和弓箭等武器,可往往不等他们冲到欧洲人面前,欧洲人用火qiang一顿扫射,黑人就已经倒下了。就算他们冲到了跟前,拿着刀拼杀的速度也赶不上用短手qiang射击的速度。除此之外,欧洲人与欧洲人之间,譬如英国人和葡萄牙人,为了争夺土地和庄园,也会互相攻击。他们之间的战斗,就是用火qiang拼杀,除非没了火qiang,否则他们绝对不会选择白刃战。奴才以为,未来的战场上,火qiang将会取代刀剑弓箭,大清也应当提前做好准备才是。”

房间里一片静默。

陈敬廷看了眼康熙,又垂下了眼皮,没有发声。皇上曾和他多次讨论过与准噶尔之战,故而他知道,皇上虽然重视火qiang,却也只是用火qiang武装火器营,将其作为自己的秘密王牌。这么一来,火器营对上其他军营,永远占据优势,没有人能够威胁到帝王的安全。

这样的武器,技术封锁是有必要的,但是这封锁,不该对自己人封锁,而是应该对洋人和其他国家封锁。

显然,如今的皇上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

是继续延续之前的策略,还是跟上天下大势,用火器武装全军?

大清的未来,全在这个异族帝王的一念之间。

正在屋里人心思各异时,门口响起了梁九功的声音:“主子爷,明华格格求见。”

屋子里的人都回过了神。

康熙问道:“她有什么事?”

梁九功在外回道:“回主子爷的话,格格说,是为了卓雅大人带回来的那两百多个黑人。”

“两百多个黑人?”康熙诧异地看向卓雅,“这一回,你怎么带回了这么多人?”

卓雅回道:“回皇上的话,奴才带回的黑人,就是被欧洲人买下百般折磨而奋起反抗之人。只是他们手无寸铁,打仗亦是没有章法,很快就败了。欧洲人想要将他们全部灭杀,奴才心有不忍,觉得这有违天道,便用两把火qiang和两对白釉瓷瓶买下了他们,带回了大清。”

康熙点点头,道:“爱卿宅心仁厚,彰显了我大清上国的威名,应当嘉奖才是。”说着,他又扬声对外面的梁九功道:“请格格进来吧。”

陈敬廷起身:“皇上,那奴才这就告退了。”

明华格格乃是一届女子,她觐见皇上,他们这些大臣留在这里算怎么回事?

康熙摆了摆手掌,道:“陈爱卿稍安勿躁,朕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他意有所指:“年轻人火气大,做事情冲动,想法天真,可有的时候,就是这种天真冲动的想法,能给咱们这样的人带来冲击和灵感。”

陈敬廷闻言,便只好停下了脚步,留了下来。

明华进入乾清宫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房间里留着的那五个大臣:索额图、马齐、陈敬廷、鄂尔泰,另外一个面生的,应该就是卓雅。

她完全没想到会碰上这些人,故而有些吃惊。这可是她第一次面见康熙时,和朝廷重臣同处一室。

康熙似乎没有看到她的惊讶和疑惑,而是笑问道:“你的消息倒是灵通,卓雅还在给朕汇报美洲的情况,朕都还不知道他带回了两百多个黑人。”

明华行了一礼,道:“汗阿玛,您又不是不知道,我那里实在是缺人。从美洲返航的船队一到码头,许多人就看到了那些陆陆续续从船上下来的黑人,这消息早就传开了。忠公公知道我在招人,可不就立马把消息传给了我。”

康熙笑了笑,隔空点了点她,又问道:“这么多人,要是给了你,你要怎么安排?”

关于这个问题,明华在路上就来来回回想了好多遍,故而康熙一问,她就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黑人从美洲跋涉而来,在船上度过了数月,也不知是否携带疾病,汗阿玛要是把人给了我,第一件事自然是将他们隔离看诊,待确定他们身体都健康以后,再给他们身份,教他们读书识字说汉语,给他们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帮他们成家立业,等十年后再看,除了肤色和容貌以外,他们和大清的子民就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了。”

听了这话,康熙顿时脸色大变,连带着卓雅的脸色也瞬间发白。“咚——”地一声,他跪在了地上:“奴才有罪!”

康熙双手紧紧地握着扶手,咬着牙喊道:“宣太医!”

索额图和马齐等人跟着勃然色变,互相对视了一眼后,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远离了卓雅。

明华这才明白,原来是她说的黑人身上有可能携带疾病的话,叫他们感到恐慌了。也是,卓雅可是在美洲呆了将近半年的,谁知道他身上有没有沾染上那里的疾病。

在这个天花就能要了许多人性命的时代,若是再有其他大洲的传染病进入大清,只怕大清的人口数会迅速锐减。这也难怪康熙的反应这么激烈了。

见到这样的情况,她便想着:我得亲自看看,只有亲自看了,我才能放心。

明华上前一步,主动请命道:“汗阿玛,先让儿臣给卓雅大人把把脉吧。”

对!明华医术好!她作出的止血散,效果奇好,可以让她先给卓雅看看!

康熙忙应道:“你快些给他瞧一瞧。”

华请卓雅坐到了一边的凳子上,让他伸出手腕。房间里没有大夫诊脉时给病人用的垫子,梁九功就拿了康熙龙椅上的垫子,用一角垫在卓雅的手腕下,勉强凑活着用。

刚诊脉时,所有人的脸色都是凝重的。等明华收回手后,她的脸上就带了笑容:“卓雅将军的身体很好,并无什么病症,只是将军最近有些上火,平日里还是多吃些苦瓜降降火。”

康熙松了一口气。

明华沉吟了一会儿,又道:“虽则如此,有些病症是有潜伏期的,就算把脉也不一会会把地出来。儿臣提议,汗阿玛可以在北京城外设立一个防疫站,凡是从海外来大清的人,都得去防疫站隔离七日,确定身上没有带传染疾病后,方可进入大清境内。卓雅将军虽然无碍,但是一同出海的海员和黑人却未必。儿臣觉得,此事应当防患于未然。”

索额图缓了缓脸色,道:“明华格格所言十分有理,臣附议!”

卓雅忙跟着起身道:“臣附议!此次是臣失误,臣愿意去防疫站隔离,待确定无恙以后再来面圣。”

陈敬廷、鄂尔泰和马齐见状,纷纷附议。

康熙略略思考了片刻,很快便道:“明华,朕就将那两百多名黑人都交给你,于此同时,朕也交给你一个差事,你要给朕把防疫站快快建起来。此次出海的几千名海员和百姓的健康,朕就都交给你了。”

不是,我就提了个意见,这事儿怎么就丢我头上了?汗阿玛,我事情很多的啊,我的山头还没有买下,我的鸡还没有运到,我的食品加工厂还没有建起来呢。

我才十二岁啊!你会不会太压榨了一些!

明华呆了两秒,还是咬咬牙把这差事应了下来。不就是个卫生防疫站吗?既然交给了她,她就稍稍徇私一回,将防疫站建在农场附近,顺带着把医院也建起来。这么一来,医院的启动资金就可以直接像户部审批,不需要她自己出了。她还可以光明正大地向工部和太医院挖人。

我,钮钴禄·事业向·明华,绝对不会妥协的!

回到家的时候,陈敬廷激荡的心还是没有平复下来。想了想,他请管家将自己的几个密友都请到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