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锦宁不由笑了,轻轻道:“阿湛也很好看呢。”
阿湛罕见的耳尖微微发红,脸颊发烫,目光游移飘忽起来。
一旁匆匆走过来,和晏澈打了个照面的阿雀,诧异回头,回望那个风姿无双的少年的背影,有些怔忪。
刚才擦肩而过的瞬间,他差点脱口而出“王爷”!
真的很像啊,不是相貌相像,而是骨子里那种相像。
眼神、动作、神态、气度,和少年时期的王爷几乎一模一样。
郡主没有看出来,大约是因为,郡主没有见过少年时期的王爷。
王爷自从经历了家破人亡的巨变,独自一人将郡主养大之后,整个人脱胎换骨,变得深沉内敛,喜怒不形于色了。
三人没有回定南王府,径直去了云海别院。
云海,并不是海,而是一座山,只因为山巅长期隐匿在云海中,世人便称这座山为云海。
云海别院是云间城定南王府的扩充。
十五年前,三个月大的谢锦宁被绑架之后,大病一场,好不容易才活了下来。皇上说她是有福之人,封她为平安郡主,并将云间城赐给了谢锦宁作为封地。
后来等谢锦宁大一些了,按照惯例,朝廷要为她在云间城建平安郡主府,但谢锦宁说自己和父王是一体的,执意将平安郡主府改成定南王府。
于是便有了云间城定南王府,即城主府。
而云海别院的建成,是因为谢锦宁想将云间城定南王府按照南方镇守府的模式和功能建设。
但南方镇守府因为地处南疆,占地广阔,有一座中小型城池大小。
而云间城作为大胤第二繁华的城市,是没有办法腾出这么多地来建另外一座“南方镇守府”式的城主府的。
谢锦宁又不想放弃占地最广的的千机阁、涵元阁和麒麟书院。
在云间城建立千机阁、涵元阁、麒麟书院、演武堂,是她的主要目的,对于她来说有战略意义,相比起来,云间城定南王府才是附带的。
最后她只得把最初的设计分成了两个部分。
将城主府——云间城定南王府,建在云间城的中心地带,云间府尹周定方、王府总管谢义和五千府兵的统帅沈小将军沈英,平日里代她管理云间城的杂务。
另外,又在背靠着云间城的云海之上,建成云海别院,千机阁、涵元阁、麒麟书院、演武堂则被纳入其中。
几人当晚入住云海别院。
阿雀让人将军需物资被劫过程中,擒住的匪徒,从云间城城主府暗中转移到了云海别院,以便谢锦宁审讯。
他自己先行一步和谢锦宁会合,把向沈英小将军和王府总管谢义了解到的最新情况,跟谢锦宁做了汇报。
“苏家现任家主薛岚很不对劲,苏家背靠咱们王府,可薛岚对谢总管和沈小将军,却着实不太客气,白日里谢总管以王府的名义,下了帖子,召她来王府商量事情,可她却以‘忙不开’为借口拒不来王府,简直岂有此理!她忘了苏家是靠咱们王府,才发家的吗?”
谢锦宁道:“也许她找到了更好的靠山,看不上咱们王府了也说不定!”
谢锦宁觉得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否则一介豪商,就算家资千万之巨又怎么样?上位者想搞你,没有人护着,你也就是只任人宰割的肥羊,动一动手指就能把你收拾了。更不用说,苏家还在定南王府管辖范围之内,哪里来的底气敢违抗定南王府?
阿雀想了想,又道:“郡主,我们在街上遇到的,牵着雪白的高头大马,披着黑斗篷的年轻男子……”
阿雀说到这里顿住了。
“怎么了?”谢锦宁问。
阿雀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来了:“郡主,他的一举一动,通身的气度,走路的姿势,冷冷地睨着人的眼神,甚至是受欢迎程度,都与王爷年轻的时候,很像。”
谢锦宁差点喷了一口茶。
“父王年轻的时候,也是走到哪里都被人围堵吗?”
阿雀也笑了:“郡主,其实王爷现在也经常被人围堵呀,只不过现在王爷威仪太重,大家都不敢做得太过。”
不知不觉间,两个人话题都偏离了重点……
这时,有人来报:“郡主,二总管将匪徒带到了,现在正在地牢中。”
“竟然是义叔亲自来。”谢锦宁诧异道,说着便起身,和阿雀一起前往地牢。
盛京城定南王府的总管谢忠是大总管,云间城定南王府的总管谢义,是谢忠的弟弟,大家都叫他二总管。
※※※
云海别院地牢中。
自从三十万将士的冬衣,一百万担军粮,百万两军饷以及大批军械被大股突然冒出的劫匪劫走之后,云间城城主府总管谢义脸上就一直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眉头就没展开过,然而见到谢锦宁之后,谢义却露出劫后余生的欣喜表情。
仿佛只要谢锦宁回来了,一切都可以解决。
谢锦宁沿着一条两米宽的甬道往前走,两边都是石墙,边走边问:“当时是什么情况?”
甬道通向云海别院地底水牢,谢锦宁身后跟着位腰挎长剑、锦衣华服、英气勃勃、脸上却有焦虑羞惭之色的小将,正是这次带三千府兵护送粮草的沈小将军。
而云间城定南王府总管谢义在身前带路。
沈小将军面带愧色地讲述了被劫时的现场情况,谢锦宁补充问了几个上次阿雀转述时,不太清楚的细节。
听完,谢锦宁一边摩挲着右手大拇指上的玉扳指,一边思索。
这次运往南疆昌平关的粮草冬衣兵械等军资被劫,看来情况不是一般的复杂,至少有三拨人参与了其中。
朝廷中的大人物、云间城中的豪强世家内应、以及指挥和组织劫匪的那股势力,其中,第三股势力中,还隐藏着擅长谋略的厉害人物。
首先,这批军用物资从置办到运输,都是秘密进行的。
运粮军的行军路线、运输时间以及兵力部署,更是绝密中的绝密。
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知道。
若是没有朝中在兵部、户部的大人物策应,不知道物资的数量,运输路线和时间,不知道运输的兵力多寡,不提前在淮江之上设置陷阱,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这批物资都是丢不了的。
粮草和冬衣一部分是定南王府交给云间城林、苏、叶、沈四大世家置办的,一部分是朝廷户部下拨的。
军械则是朝廷兵部库部司下辖的军器监负责的。
而负责运送这批军需物资到南疆的,则是沈英、谢义、户部驻云间城的清吏司郎中徐尧、朝廷兵部下派的运粮监军邵行……
谢锦宁心里盘算着一个一个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