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荐

见到曹操的时候,曹操正跪坐在堂内批改文牍,头上包着一条绛色绣鹤纹挡风抹额,眉峰紧皱,一副难以忍受的模样。

崔颂上前行礼:

“司空身体不适,可叫医丞看过了?”

曹操见崔颂来谒,神情放松了一些,缓声道:“老毛病了。已叫仆从熬了药,等会儿吃一剂便好。”

说完请崔颂入座,又见崔颂身后跟着一个陌生人,淡笑着询问,

“此乃何人?”

崔颂并未入座,而是再行一礼,不露声色地道:

“此乃任公,精通望诊之术,与我稍有渊源。听闻主公偶感不适,颂特请任公前来,荐于主公。”

这话倒不是临时搪塞之语。游历寻药的这几年,成长的不止是貂蝉,还有昔日全靠一双利眼与小手段混上“神医”之名的任父。或许也是因为女儿的成长所带来的激励,任父这几年刻苦学习岐黄之术,虽还挨不上神医之列,但也比一般的医工好上太多。

来司空府之前,任父就与崔颂对好了“口供”。等到崔颂“引荐”完毕,任父摸了摸被理得齐整无比的胡子,努力散发着仙风道骨的高人气派,朝曹操行了个俗礼,不卑不亢道:

“任某对司空的诸多事迹略有耳闻,深感高义。故而不请自来,还望司空勿要见怪。”

不得不说,任父的装x技能几近满点,与崔颂不相上下。当年在一个小破房子里,任父就能摆出高人风范,骗过周边的无数百姓,如今经过几年的历练与沉淀,他的装x水平更是坐着火箭直线上升,就算左慈在场,也得甘拜下风。

曹操不知任父底细,见是崔颂推荐,任父本身又气质卓然,与一般的医工不同,已先入为主地起了几分好感。

他站起身,邀任父入座,请他替自己诊脉。

任父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与曹操客气了一番,还没把脉,就对曹操道:

“司空这头风,时好时坏,已有十余年。近日连番发作,最早一次当可追溯到二十五天前,可对?”

曹操大惊。

他这头风病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二十五天前发作的时候——因为情况并不严重,又是行军的紧要关头,他便不曾声张,只一个人默默忍耐,直到挨不住了才找了医丞。

周围亲近的人都以为他是三天前犯的头风病,没人知道他忍了二十余天。

没想到这个未曾闻名的神医,竟然连把脉都不用,只一眼就看出了始末,还精确说出他最初的犯病时间,怎么能不叫曹操惊讶?

曹操收起了试探之心,对任父愈加尊敬。

他让人取来木牍笔墨,请任父开药方,任父二话未说,张口即念。

崔颂主动拿起笔,按照任父说的写下药方。

曹操见此,暗道这任氏或许真乃神人也。

任父开完药方,也不接崔颂手中的木牍,让司空府的仆侍带他去收藏药材的库房,他要亲自挑选药材。

曹操心中生疑,看向崔颂。见崔颂暗中朝他点头,而任父一派从容自安、问心无愧的模样,终究挥手,让仆从领他前去。

任父走后,曹操让崔颂坐自己身边,肃声询问:

“子琮且告诉我,这位任公,是否就是这些年在民间声名鹊起的神医‘任昌’——华佗的亲传弟子?”

“任公并非任昌。颂对任昌之名亦有耳闻,听闻任昌不到而立,英俊文雅,时常引得女眷面红耳赤。任公虽有威仪,却是知天命之年,更称不上英俊。”

曹操也想起了关于任昌的“风流韵事”,实在与任父那张苍老的正经脸搭不上边,遂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