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大学不行,但盛京医科大学是可以的,因为离市中心很近,出了大学校门,拐过一个岔路口,有一条叫做云锦路的街道,路两旁都是一长溜的铺子,卖什么的都有,吃穿用样样俱全,也不是全是这种小铺子,再往前走,交叉路口就有大商场。
这边儿比盛京大学附近也热闹多了,不管是不是周末,是不是节假日,街面上总是人来人往的。
这地角不做生意太可惜了!
徐桂芳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迅速赁下了一间铺面,也是上下楼结构,比镇上海正街的新店面积大上一倍还不止,加起来恐怕有一百平了,当然了,租金也贵,一个月二十块钱。
这点钱对徐桂芳来说不算什么,她签了三年的合同,商议租金是一年一交,但合同期内,租金是不能涨的。
租好了房子,她才通知了赵青青和李娜。
赵青青做的卤肉在盛京医科大学已经小有名气了,也的确小赚了一笔钱,但最近一段时间,她遇到了一些麻烦。
首先医科大学功课很重,她好胜心强,一边顾着学习一边顾着生意,什么都不想拉下,但学习上还是受影响了,再一点,因为赵青青人长得漂亮,做的卤肉又异常好吃,学校好多男生会特意过来买,但买完了还不走,扯东扯西的乱聊天。
当然了,她一般是将做好的卤肉放到一只塑料桶里手提着四处兜售,都是在校园里,青天白日之下,那些男生不敢太过分,动手动脚是不敢的。
但一堆男生围着她乱拉话,已经够难为情的了!而且不知道是谁把她卖东西的事情上报了学校,辅导员找她谈了话,虽然没说不允许她继续卖,但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不赞成的。
的确,在别人看来,大学生的日子都很好过,吃饭有国家发的饭票,花钱有每个月七八块的补助,就是家里再缺钱,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仅靠这些也能过维持一般的生活了,何况,这赵青青肤白貌美,一入校的时候,那打扮也不像家里很穷的呀。
来盛京上大学多不容易啊,不好好学习,反而想着法子挣钱,真是不可思议!
因为铺子离盛京大学太远,徐桂芳不可能天天过来盯着,但赵青青和李娜因为离得近,一天两趟都没问题,因此徐桂芳提出来要跟他们合伙做生意。
赵青青立马双手赞成,她现在身上也有三百多块了,虽然仍旧不算多,但也算能拿出手了。
根据徐桂芳列出来的预算清单,店铺开起来需要一千六百块左右,徐桂芳出资一千块,赵青青和李娜各出资三百块,若是资金不够,再由徐桂芳追加投资。
开店的第一个环节,是要赶紧寻找供货来源,徐桂芳的打算是开炸鸡店,因为这附近卖吃食的不少,尤其是早点,大小都有十来个摊子了,卖的东西也大同小异,无非是油条烧饼豆汁儿焦圈这些,她要是也这么干,第一没啥竞争力,第二那么大的铺子,太可惜了。
但这条街上除了一家国营饭店,还没正经的饭店呢,她开炸鸡店是第一家。
盛京人普遍消费高,炸鸡套餐肯定销路特别好。
盛京毕竟是都城,千山镇根本没法比,徐忠民那时为了寻找养鸡专业户,好费了一番力气,盛京就不一样了,不用直接找到农户家里去,京郊就有屠宰场,每天有上万只鸡被宰杀成白条鸡供到各个市场,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徐桂芳找到一个比较大的摊位,说每天要五十只鸡,人家小老板一点不觉得惊讶,还问要不要帮她分割好。
鸡肉的供应不成问题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招人了,徐桂芳在门上写了招聘广告,要求仅限女性,条件是厨艺好,干活麻利,还要身体健康才行。
没想到第二天一下子来了十五六个大嫂大婶。
其实这种低端人才的面试很简单,徐桂芳选了一个三十多岁的魏大姐当店长,这位魏大姐有初中文化,人长得很喜庆,看到谁都是笑眯眯的,以前她在国营饭店工作过,因为家里事情忙不开不得已才辞职了的。
还有两个员工张大婶和刘大嫂。
这个店面不同于早点铺子,摆上锅灶桌椅就能开张,徐桂芳不但订制了醒目的招牌,楼上楼下都彻底粉刷了一遍,水泥地面也重新铺上了浅黄色的地板,桌子和椅子都是原木色,椅子上铺着明蓝色或明黄色的软垫,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墙角还摆了几盆高大的绿植。
坐在这样干净亮堂的店里,吃着美味的炸鸡,再看看窗外的行人,或者和情人,朋友,家人聊聊天,的确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李娜和赵青青甚至感叹,说店里比一般人家的家里都还要漂亮讲究呢。
试菜两天后,徐氏炸鸡正式营业了。
虽然她们提前没做宣传,但街面上的行人早就注意到了招牌,而且炸鸡的香味儿,简直可以飘出八里地远。
来这里逛街的人,谁也不缺一块多钱,只要花上一块五,就能吃上一盘香喷喷的炸鸡,一份米饭和一份拌青菜,还有一碗玉米面粥或鸡蛋汤,简直划算的不得了!
因为第一天怕卖不完,没敢做太多,只做了两百份,没想到的是,下午三点就卖光了!
第二天特意多做了一百份,但因为是周末,又是下午三点就卖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