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带宁远去三大戏剧节,可不是说着玩,而是真的有那种人脉,甚至那些戏剧节里的很多人,都是他的晚辈、学生。
不仅华夏,国外话剧和影视也是相通的,地位也相当,在话剧节的那些评委,很多也在电影节里担任评委。
可以说,这是留比莫夫拉着宁远在欧洲的巡回亮相。
不过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宁远的演绎能达到留比莫夫的要求,不让他中途有换角的想法。
在以前宁远还真没想过去学俄语,即使他知道自己有这种恐怖的记忆力。
总不能把所有语言都学一遍,然后让世人惊叹,这又是达芬奇似的天才,虽然每一个当演员的,都希望自己成名,但宁远不希望自己是因为这个出名。
在这个环境下,学俄语本来就比在国内有天然的优势,有太多的人可以帮他练习,再加上宁远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学起来也快。
几天的时间,基本上常用的单词都记住了,语法其实也跟英语相差不大,学起来也驾轻就熟。
所以,每天看着宁远进步的留比莫夫,越发的震惊,连连夸宁远是天才。
这还是宁远没敢展示,否则他能一字不漏的把剧本背给留比莫夫听听。
关于宁远的装束,才是留比莫夫纠结的地方,尽管他脑海中因为看过宁远的思凡,早就想过不少方式,但真到实践的时候,他又开始犯难了。
如果把宁远弄成欧式的女装,宁远一个黄种人掺杂在白人中间,总有些出戏,尽管可以通过化妆来弥补,但这不是留比莫夫想要的,而且他认为,化妆太多,很容易阻碍表情的变化,尽管这种差别并不是填充,微乎其微,但他不喜欢。
所以,宁远不失时机的提出自己的建议:
“为什么不排一场完全由华人来主演的话剧呢,更何况这是关于华夏的戏,比如神仙,比如发生的地点,如果用华人,岂不是更契合?”